回檔少年時 作品

終章 此間的少年

  這個少年人,為江川奠定了未來二十年農業農村發展的核心基礎,也為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創造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8月25日,在江川市政府主導下,愛華電子公司與江川市國投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楊家榮、胡志標、趙健強出席會議,就合資設立愛華電子的子公司達成共識,雙方將共同在江川建設月產量達十萬的大型電子產品生產基地。

  這一天,本應該被江川市全體人民牢牢記住,這一項目的落地,在可見的未來裡,將會是江川的第一大民營電子工業產業,徹底根治全市冗員安置和青壯勞動人口外流的基礎性結構問題,並且拉動江川gdp的半壁江山!

  當然了,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進入90年代後,江川的經濟發展並不差。

  1994年,江川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從1978年10.32億元躍升至118.99億元,年增速為16.51%,首次突破了百億元大關!而江川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990年的0.72億元增至1995年的6.38億元。

  在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江川市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發展迅猛,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1994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9.38億元,佔gdp的比重33.1%,與1990年比,提高了19.8個百分點!

  眼下的江川,實力最強勁的非公有制經濟產業已經形成了三架即將馳騁天地的馬車,以聯盛集團為首的具備先進農產品全產業鏈的現代農業產業,張記餐飲旗下的特色餐飲連鎖品牌與裕仙裡旅遊觀光消費產業,以及愛華電子即將拔地而起的超大型新型電子工業產業。

  在這三架馬車的帶動下,江川,已經踏上了光明坦途!438.21萬名江川市人民,擁有一個可以預見的美好未來!

  而締造了這一切,駕駛著三架馬車的張雲起,已經收拾好了行囊,準備遠走他鄉。

  進入八月後,生活節奏變得緩慢起來,雖然事情很多,一大堆的合作簽約和子公司設立,但張雲起基本上不會出席公司對外的會議,愛華電子在裡津的運營中心還在裝修和招人當中,大型生產基地的事情,市裡面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徵地環節。

  八月中旬,一天的清晨,張雲起在水榭雲都幽靜的後山跑步,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他的師母打的。

  師母聲音平靜,說:“你老師去世了。”

  王明榛去世了。

  張雲起不知道老師是因為什麼病痛去世的,因為老師好像一身都是病。

  他的死就像晝去夜來,非常自然,非常普通。

  下葬的時間定在立秋。

  156班全部到齊了,一個沒有拉下。

  王小凱請假趕了過來,還穿著愛華電子的工作服,跪在靈堂前,他頭重重磕在地上,很久都沒有起來。

  那一天,江川下了很大的雨,從橫斷山脈逶迤而來的黑雲遮住了城市上空的陽光。秋風掠過枝頭,樹葉紛紛飄落,或隨水東流,或輾轉成泥,青綠的生命一去不返。

  那一天,經審查公訴,江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江川市一中原校長王道忠一案進行公開宣判。判處王道忠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處罰人民幣五十八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