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二十八章 經天略地


                  第473章經天略地

  張雲起連夜乘船離開了江心洲。

  輪船是他找老闆提前開的,上了渡口以後,看見紀靈在江的對岸朝他揮手。

  那時候的夜色已經很深了,天空上的月亮又大又圓,金黃色的月光撒滿了江岸坡頭的草地上,女孩的身影是纖纖細細的,容顏已經模糊,有聲音伴著河水聲傳來:“你要早點回來。”

  張雲起笑著大聲說好。

  坐上奔馳,他一腳油門,直接飆往韶山路1號大院。

  今天畢竟是中秋節,胡憲峋找他,張雲起是沒有想到的,當然,找他什麼事兒他能猜的個八九不離十,心裡大致想了下腹稿。

  眼下距離國慶愛華電子正式對外營運還有不到六天,屆時將召開愛華影碟機產品發佈會,大面積的地推和廣告營銷正在這個年代首屈一指的營銷天才胡志標的主導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大型渠道商和家電賣場也由聯眾總經理餘林在積極對接,萬事俱備,張雲起現在心裡想的也就是和省國資總公司合資推動大型基地建設擴張影碟機產能的事情了。

  奔馳車穿過銀杉路,沿著瀟湘北路往回趕,兩地兒一個河西郊區,一個河東正中,路途還是挺遙遠的,差不多有四十多公里。

  張雲起從二里半過了橘子洲大橋,上五一大道穿袁家嶺,花了半個小時才抵達韶山路1號大院,在劉民生的引領下,穿過崗哨,來到胡憲峋居住的小院前。

  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這裡了。

  進門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多,張雲起意外地發現他的那個老師,湘大校長江汝勤也在,此刻正和胡憲峋坐在樹影下喝酒。

  天空有一輪月亮高懸,綠樹成蔭的小院裡一片清暉,有瓜果飄香和中氣十足的攀談笑聲,兩位老人談笑晏晏,氛圍十分親切。

  張雲起很快反應過來,走進去打招呼。

  胡憲峋招手讓張雲起坐下,隨後又讓保姆小謝給張雲起擺了碗筷杯子,問道:“聽說你最近在湘大鬧出一個不小的動靜?”

  張雲起剛一坐下,就聽到胡憲峋這樣一個問題,不免有些尷尬,尤其是老師江汝勤也在這裡,笑了笑說道:“讓胡書記見笑了。”

  胡憲峋一向神情清峻,這時候黑瘦的臉上卻有幾分笑意:“給我笑一下倒沒事,就是別讓你的這個老師為難,他一輩子剛直,為了你這次也算是破了校規,而且他好多年沒上過講臺教書了,湘大優等生千千萬,能夠認下你這個學生,以後別辜負他的看重。”

  “好好的你跟他說這些幹什麼,來喝酒喝酒。”江汝勤聽得胡憲峋的這番話,越講越感性,實在受不了,打斷胡憲峋的話,只是端起酒杯正要喝的時候,他又問張雲起道:“你吃過晚飯沒?”

  張雲起就中午吃了點燒烤,陪著紀靈瘋玩了一下午,到傍晚的時候,接到劉民生的電話就一路飆了過來,這會兒已經飢腸轆轆,但他也不是什麼愛裝客套的人,說:“還沒有,老師。”

  “那你先吃點飯。”江汝勤招手讓保姆小謝給張雲起乘飯。

  張雲起端著飯直接開造。

  胡憲峋親自下廚煮的香煎粉蒸魚味道太絕了,外面的米粉煎的酥脆香辣,裡面的魚肉滑嫩無比,還有一股他極愛的土茶油香味,這是湘南的特色菜,不過張雲起也好久沒吃過了,他吃飯速度也快,巴拉巴拉連著幹了三碗米飯。

  胡憲峋笑道:“有時候聽你講話老氣橫秋的,年紀好像比我小不了多少,看你吃飯的樣子,倒是有點年輕小夥子的架勢嘍。”

  這話說的張雲起也不大好意思了,擱在碗筷,端起酒杯起身說:“胡書記,老師,敬你們二老一杯。”

  江汝勤擺手叫張雲起坐下:“酒等下再喝,先談正事。”

  張雲起只好坐下:“老師你講。”

  江汝勤想了想,說道:“你在《湘南地區經濟改革構想》的那份材料裡提出了一個觀點,未來的中國,必然會成為全球的製造業中心,世界工廠,中國製造流通全球,何以做出這個判斷?”

  張雲起想了想。

  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沒什麼難度。

  對於後世那些稍微關注經濟發展的人也說也不是什麼深刻的問題。只是這時候中國市場化經濟大門才打開沒多久,產業轉移也才剛剛開始,中國入世更是沒影的事,他在這時候直接論斷中國未來將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確實不容易理解。

  他說道:“老師,這是一個產業轉移的問題。現在全球的製造業中心主要是在日本,但日本能夠成為製造業中心,也是以前從歐美地區轉移過來的,歐美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經濟模式需要往高端產業轉變。因為歐美地區的工人想要獲得高工資高福利,但從低端的製造業中肯定是無法實現的,低端製造業把成本放進去後,產品價格高了自然就沒有競爭力,就不能獲得份額賺到更多錢,所以當年歐美地區的低端製造業轉移到了日本,保留了具備技術儲備的高端產業,但是,現在日本面臨同樣的問題,高工資高福利之下,日本的低端產業轉移同樣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張雲起繼續說道:“我們國家自79年開啟的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6年,市場經濟機制逐漸改善,營商環境穩定,各個地方都把招商引資當成頭等大事,出臺各種惠商政策,在這樣的情形下,我相信大量低端製造業搬遷到中國是一種必然,經過三十年重工業沉澱的中國,再加上我們擁有放眼全球最勤勞的廉價農民工,成為全球的製造業中心,也一定是一種必然。但是這些偉大的成就,核心驅動力就是城鄉二元結構下的農村廉價土地和廉價勞動要素的單向流通,農村輸血城市,所以可以預見,我們國家消費、糧食、民生、乃至於戰爭等等方面的最大蓄水池——擁有8.5億人口的農村,將逐年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