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少年時 作品

第三十九章 餵狗

  張雲起聽明白了,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受損,聯盛集團可以!

  這時候王林君扭頭望著張雲起,笑道:“張董事長,你要不要說兩句。”

  張雲起笑道:“不用,先去看看再說。”

  會議就這麼結束。

  張雲起一行人離開區裡,坐車去喬家村實地瞭解情況,農業局局長周春華,喬口鎮鎮長廖健陪同,喬家村支書喬明柏領路。王林君開完會就走了,沒去。

  張雲起和李季林同坐一輛車。

  小武開車,楊瑾坐副駕駛,奔馳駛出區裡之後,張雲起問李季林:“喬家村的情況你有沒有了解?”

  李季林嘆了口氣,說道:“我讓馬史找人打聽了一下,喬家村全部都是喬姓,同種同脈的,宗派意識特別強,前些年村裡冒出了一個強人,叫做喬志武,搞賭場起家的,這些年裡縱橫裡津市,掙了不少錢,在望城一帶赫赫有名,因為喬志武在家中排行老三,人稱喬三爺。”

  張雲起怔了怔:“喬三爺?”

  李季林扭過了頭來:“你認識?”

  張雲起搖了搖頭,只是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坐在車裡想了一會兒,他才記起來這個喬三爺是誰,在後世裡津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張雲起前世在裡津生活了二十六年,對這塊地界上的大人物雖然從未有機會謀面,但是總會在網絡媒體上和一些街頭閒話當中有所耳聞。而相較於別的大人物,喬志武頗多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傳奇經歷和引爆裡津大地震的最終結局,讓他印象深刻了些。

  這人最大的特徵就是爭強鬥狠。

  他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未成年的時候跟著家族中的長輩學泥瓦匠手藝,後來又在裡津城裡跑摩的,但是這個人沉迷賭博,掛了一屁股債,大年三十東躲西藏,被債主逮住了,腿被打瘸了一條。

  喬志武雖然好狠鬥勇,但並不是一個莽夫,人很聰明,抓住了80、90年代的草莽們發家致富的核心路徑,搞工程承包,賺了些錢以後,又搞起了地下賭場,漸漸地,身邊圍攏了一幫狐朋狗友,成立企業,通過放高利貸與收債賺錢。

  短短几年時間,喬志武賺了大筆的錢。正是從那時起,昔日的“喬三伢子”成為了裡津名聲在外的“喬三爺”。又因為瘸腿,還有一個“喬三瘸子”的外號。

  喬志武雖然通過開設賭場完成了原始積累,但在80年代末依舊只是一個混混,與多年以後身家幾十億,通吃黑白的裡津大佬相距甚遠。真正讓他發生變化的,是在90年代初與區裡市裡的大人物結緣,並且藉助這一人脈網絡,進入建築、房地產領域,積累起不菲的身價,叱吒裡津。據說到了2010年後,喬志武一張銀行卡里的流水就高達六七十億,妥妥的湘南“現金王”。

  喬志武的核心人脈,就在望城了。

  他在官場中的第一個貴人,應該是張先滔,張雲起在市裡開會的時候見過,張先滔曾經主掌望城,現在是裡津的大內總管。

  

  張先滔是祁南人。

  裡津因此而有一個赫赫有名的飯局,祁南飯局。這個飯局就是喬志武專門為張先滔所設的。

  張雲起想到這裡,問道:“喬家村的支書喬明柏和喬志武是什麼關係?”

  李季林說道:“表堂侄,喬志武的爸爸和喬明柏的爸爸是親表兄弟。”

  張雲起點了點頭:“你覺得這事兒和喬志武有關係嗎?”

  李季林點了一根菸,慢慢分析道:“喬志武應該知道,但參與的概率很小,因為畢竟搞到的第一筆錢也就幾十百把萬,喬志武現在身家不菲,未必放在眼裡,但是喬明柏很有可能利用了喬志武在區裡的關係。”

  張雲起說道:“喬明柏一個老頭子,也算得上是一個小幹部,按理來說不應該這麼不懂市裡區裡招商引資的大政策,不至於這麼貪得無厭。”

  李季林說道:“他還有一個兒子,叫喬志鵬,無業遊民。”

  張雲起笑著看了眼窗外。

  路途不遠。

  聊了會天,車隊已經到了喬口村。

  進村口的時候,張雲起抬眼就看見了一棟面積極大的別墅。

  九十年代,國內城鄉建房政策還不允許出現大範圍圈地的私宅,富豪們就算擁有私家莊園,那也得掛在公司名下。以項目開發的名義佔地,算不上真正意義的私宅。

  張雲起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棟別墅是那個喬志武的,遠遠看去,別墅有三層,西洋式的庭院,院牆蓋著紅磚金瓦,土豪暴發戶氣息撲面而來。格外刺眼的是,這棟豪宅的周圍錯落不一的坐落著破破爛爛的農村老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