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顧長軍 作品

第427章 彩鈴之王

  趙一涵直接朝張宇招手,“快過來。”

  張宇好奇道:“幹什麼?”

  “當然看你的傑作成績了,張宇,你看,咱們的《寂寞在唱歌》這首歌,彩鈴的下載量都來到五百萬左右了,今年年底,我估摸著能達到一千萬。”

  “這可是不少錢啊,按照跟移動音樂平臺五五分成,咱們至少可以拿到一千萬。”

  “這可都是純利潤,當然咱們前期的投資,沒有算進去,但也不影響數據。”趙一涵指著電腦的數據笑道。

  05年的時候,是彩鈴的天下,音樂唱片公司會選擇跟移動音樂平臺合作,將音樂錄製成彩鈴,然後上傳。

  用戶可以根據喜好,去平臺下載彩鈴。

  彩鈴的單價基本上是兩元。

  一首歌兩元,一千萬的下載量,那就是兩千萬,分成之後,自然是平臺得一半,公司得一半。

  這可比賣唱片賺錢容易多了。

  以往的音樂公司發行歌曲,賺錢的方式,比較單一。

  要麼是開演唱會,賺取粉絲的錢,但是,開演唱會也不是隨便開的,必須要有粉絲基礎,另外也要有好多首拿出來的歌曲演唱。

  不然,開演唱會的歌手只有一首歌曲,難不成要在演唱會上連續唱幾個小時的單曲?

  這估摸著粉絲不瘋掉,演唱者也得瘋掉了。

  所以開演唱會是需要條件的。

  另外就是以唱片的形式售賣,有唱片也有磁帶,然後將這些產品分發到市場,給一些商店,或者代理商。

  這中間的利潤可就少很多。

  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手機的迅速升級換代,銷售的渠道和方式也就變得多樣化。

  將一首歌曲錄製下來,傳到相關的音樂平臺,按照收費模式來,便能很快的賺錢,也少了製作唱片投資的相應成本。

  再加上互聯網平臺下載極為簡便,賺錢也就變得更加簡單方便。

  故此,彩鈴一度成為唱片公司賺錢的趨勢。

  05年是發展的爆發期。

  所以現在趙一涵興奮是理所當然的。

  張宇看著趙一涵的笑臉,道:“數據也還行吧,跟人家鄭原的《一萬個理由》差距還是大了點。”

  趙一涵噗嗤笑了起來,“張宇,我沒發現,你還真是野心勃勃啊,咱們這首歌的數據很不錯了,人家那鄭原唱的歌曲,非常接地氣的,他面對的是更廣大的群體。”

  “咱們的這個歌曲,怎麼說呢,說不接地氣,也不是的,但它的旋律,透出小資的味道,喜歡它的人,更多是有情調的,當然,也不是說,一萬個理由沒情調,總之,咱們啊,這首歌面向的群體,沒有鄭原的群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