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 作品

第095章 皇太極;眸傾天下

  終於,皇太極被氣炸了,下定決心東征朝鮮!

  皇太極親征朝鮮的目的,有三個!

  第一,從政治上來說,逼迫朝鮮承認自己的帝位

  第二;從軍事上來說,朝鮮在後金東邊,後金面對朝鮮和大明的東西夾擊。打掉朝鮮,以後八旗攻打明朝,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第三;從經濟上來說,洗劫朝鮮的物資和人口,並通過歲幣敲詐,增強後金的經濟實力。

  皇太極要打朝鮮,崇禎帝當然要保!

  崇禎帝要通過保護朝鮮,讓那些還沒有歸順後金的蒙古部落看看,大明朝還是有能力保護屬國的!

  為此,崇禎帝給楊文嶽下了死命令!

  楊文嶽感到很苦惱。

  名義上,他掌管著登萊兩府的兵馬,包括登州鎮和東江鎮(皮島)。

  可是實際上,東江鎮只剩下一個皮島,島上的幾位軍頭還不聽他的。

  事情難辦啊!

  光憑登萊的力量,要救朝鮮幾乎不可能!

  最重要的一點,是海船不夠!

  現在能漂洋過海去支援朝鮮的,只有皮島和登州水師。

  登州水師大小戰船才三十多艘,最多也就裝三千多人。

  三千多人要救朝鮮,無異於杯水車薪。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說動皮島幾位軍頭出死力。

  可是這又很難辦。

  皮島的位置在鴨綠江口東南方不遠處,方圓幾里的小島,最高峰時人口超過十五萬!

  幾次內亂,讓皮島元氣大傷。

  現在的皮島,還有大小船隻近二百艘,號稱千艘。人口還有四萬八千人,其中戰兵一萬七,號稱十萬,其他家口工匠雜役近三萬人。

  這幾萬人的糧餉,來自四部分,一部分是朝廷的供給,來自登州和天津的海運,佔兩成。

  另一部分來自朝鮮,朝鮮向平安道,黃海道農戶徵收毛米島米,支援皮島,佔三成。

  第三部分,來自朝鮮境內的漢人,遼東被後金佔領後,有數十萬漢民逃到朝鮮。

  這幾十萬人,大部分被轉運到山東,有十幾萬留下來開荒種地。

  因為後金軍經常越境襲殺,現在這十幾萬人,還剩下不到五萬。他們不向朝鮮納糧,糧米支援皮島。這一部分只佔一成。

  第四部分,也是最大頭,來自皮島的商貿稅收。皮島地處咽喉要地,連接後金,朝鮮和大明,有許多商賈商船往來於此。

  皮島可以抽稅,或者幫忙販賣,賺取差價。

  皮島的糧餉只有一部分來自朝廷,朝廷想要制約皮島很難,這就造成了皮島的擁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