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作品

第1326章:打秋風

  因此,雙方最終約定,先將林毅的汽車發動機研發團隊以及一個飛行器研發設計團隊調往塞北省,剩下的項目團隊暫時還留在哈工大。

  但第十八研究院會派相關人員前來冰城,參與項目的研發工作。

  確定好這些項目的合作方案後,雙方又對今年的畢業生情況進行了商議,鑑於今年大部分畢業生已經被各個單位選定的差不多了,雙方最終確定,今年哈工大隻需要給第十八研究院輸送兩百人。

  但作為補償,哈工大要多給第十八研究院15名研究生。

  隨後,周揚親自對哈工大的研究生隊伍進行了面試,最終圈定了65人,包括朱家華、李文玉、黃涵、葛翠雲、馬濤、池樹峰...

  5月21日,在哈工大待了足足11天之後,周揚等人終於結束了這趟考察合作之旅,踏上了歸途。

  來的時候,他們一行不過十餘人,但回去的時候卻足足有兩百人,同時還有一支由3輛大客車外加15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

  除了林毅和王達仁的兩個項目團隊外,周揚選定的那65名研究生也全部跟著回來了。

  儘管他們距離正式畢業還有一年的時間,但是周揚卻以提前實習的名義,將他們要了過來。

  一方面周揚擔心這批人才被其他人挖走,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第十八研究院現在太缺人才了。

  至於會不會出現拔苗助長的情況,周揚倒是並不擔心,畢竟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本科完全不一樣。

  本科階段的學生主要還是以基礎教學為主,即便是專業技能也同樣以基礎技能為主,而研究生階段則是要以學術研究為主,深度和層次更高了。

  所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並不是以上課看書為主,而是變成了實踐研究。

  這些人雖然在學校少待一年,但卻能提前一年加入頂尖科研團隊,只能提升他們的能力,而非揠苗助長...

  對於這次冰城之行,周揚非常的滿意。

  此行他不但成功將林毅和他的團隊,包括他們之前的全部科研成果全部打包帶了回來,還多帶了一個飛行器研發設計團隊。

  而該團隊的科研帶頭人王達仁教授還是哈工大有名的“八百壯士”中的翹楚,有了他們這個團隊的加入,再加上遼瀋飛機廠和昌河飛機廠的團隊,周揚對於接下來的三代機研發設計信心更足了。

  唯一讓他有些鬱悶的是,回去的路實在是太漫長太不舒服了。

  由於車隊裡面有卡車也有客車,再加上道路狀況時好時壞,所以車速並不快,一天下來最多跑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