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168章 撕開一個口子

  安佑帝和一眾大臣商議。

  很快初步確立了一個大體方案。

  就是增加農業科舉,同樣設有農事童生,農事秀才,農事舉人。

  最高的名次同樣為“解元”,授予同明經科的同等官職。

  不過,這農科科舉自然不是拿著紙筆來考。

  而是以官田為基地,每一田為一份試卷。

  種田種得好的,才能進一步向縣、省舉薦。

  但到了舉人這一行列,就不僅僅是種田種得好就行,還需要分管一鄉一鎮的農田,能夠提高產量最高者才能中舉。

  這種考試,比普通科舉更為辛苦。

  每一份卷子,就需要水稻的一個週期,也就是農家說的“一造”,通常有四五個月時間。

  想從童生考到舉人,就算一切順利,沒有個十幾年的田間勞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若不是真正的愛好和農家子弟,絕對忍受不了常年在田頭暴曬。

  不過,既然是考試,就會有人作弊,甚至會有人不擇手段。

  但沒關係,只要這扇大門一打開,必然會有無數人才湧現出來。

  到時候,天下的糧食產量必然大大增加。

  雖然糧食增加之後,還會出現什麼“穀賤傷農”一連串的問題,但只要糧食產出來,至少不會餓死人。

  其他的問題,只能隨著時代的浪潮,慢慢解決。

  其實,張天不是沒想過,直接將後世的番薯、土豆、玉米找出來。

  只是,一來路途遙遠。

  張天沒有飛行器,坐馬車、輪船,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找到種子。

  二來,就算有了種子,就能夠改變科舉禁錮炎黃子孫思想的現狀嗎?

  肯定不會。

  相反,因為糧食充足,百姓餓不死,沒有動力去農民起義,反而讓封建特權階層更加固步自封。

  就像番薯、土豆、玉米的原產地美洲大陸,糧食太過充足,文明反而發展不起來。

  這是張天藉著這次“解元風波”,向科舉制度加入的一點私貨。

  算是在儒家思想下,劃開了一道口子。

  走農家科舉之路升上來的官員,根植於廣大平民百姓,真要有什麼大事,絕對要比朝堂這些文官有用得多。

  此次風波,皇帝和丞相公然作弊,科舉的神聖性蕩然無存。

  百官怕被捲入漩渦,被天下士子罵為奸臣,此時不敢在科舉上輕易發言。

  張天又以增產為誘,才在農業這個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科目,撕開一道口子。

  至於其他“奇技淫巧”的學科,張天急不來,只能找到機會再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