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174章 兩位醫仙(謝謝“風隨心動。”的靈感膠囊)

  站在那裡,身體如松,給人一種穩健的感覺。

  安佑帝難得的作揖行禮,道:“兩位仙翁可是扁鵲、華佗也?”

  “哈哈哈哈……”兩者老者一笑,聲音在四面八方震盪,顯得中氣十足,“此代人間天子好眼力。”

  安佑帝見自己猜對了,心裡竊喜,彷彿答對了題的小孩似的。

  須不知,這兩個形象,都是張天根據歷史相關信息,設計出來最符合人們想象的投影。

  補給艦內有大型投影儀,可以全程投影。

  而且功率要比智能手環大得多,營造出來的全息投影更加逼真。

  只要不是伸手去碰,乍一看根本看不出來。

  就算碰到了,張天也早已想好藉口,說是這是兩位醫仙的法身,真人並不在這裡。

  “扁鵲”道:“前些日子,張天公子告知我等,說如今人間天子身體有恙,請我兩人下凡一趟。”

  “然而仙凡兩隔,我等若擅自下凡,干涉天意,恐有不妥。”

  “但張天公子有令,又不得不遵。”

  “所以,如今只能在這仙舟之內,隔絕天地探查,見上一面。”

  此話一落,安佑帝迅速腦補完其餘部分。

  怪不得非要來襄陽城仙舟之內呢。

  原來這等違背天意之事,在臨安府恐怕會被天上的順風耳、千里眼看到。

  只有這仙舟之內,是張公子的仙器,能夠屏蔽其他仙人探查,才可以瞞天過海。

  如此一想,安佑帝頓時大為感激。

  朝張天、扁鵲、華佗作揖道:“有勞三位仙人了,朕感激不盡。”

  張天微微一笑道:“皇帝無須多禮。”

  “華佗”道:“本來醫治凡人,只需我等任一人下凡即可。”

  “但張天公子說為保萬無一失,請我兩人務必同時下凡。”

  說著,“華佗”用手掌指向“扁鵲”,道:“秦夫子善於運用望、聞、問、切四診來診斷疾病。”

  “善用針石、服湯、熨等治病。”

  “待會,由秦夫子負責人間天子的診斷。”

  華佗說完,扁鵲又開口道:“元化兄尤為擅長外科,可開腦破肚,摘除病灶。”

  “其所創的麻沸散,更可使人全身麻醉,不知疼痛。”

  “若是診斷之後需要開刀,則由元華兄主刀。”

  安佑帝又是一作揖:“謝過兩位仙翁。”

  心裡卻暗道,幸好自己沒有不學無術,還知道一些上古典故。

  扁鵲在上古時期,有兩個所指。

  一是指一種傳說中能治病的神鳥。

  另一個卻是指黃帝時期的神醫,名字就叫“扁鵲”。

  但史書上真正記載的“扁鵲”,卻是姓秦,叫秦越人,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

  聽華佗叫另一位為“秦夫子”,估計請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了。

  至於“元華”這個稱呼,則是華佗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