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218章 安朝民心

  “等皇上回臨安,我等定當前去請罪。”

  也有士子道:“這徐……徐解元,怕是借了仙人的福廕。”

  立刻有士子反駁道:“就算是借福廕,那也是借他師父的,這福廕借得理所當然。”

  “不錯,雖說是沾了仙人的光,但這安撫百姓之事,非他不可。”

  “若是他人使這立神之法,百姓還未必信服,徐解元身為仙人親傳弟子,是唯一人選。”

  “我等終其一生,能夠治理好一縣一城之地,就已經不錯了。”

  “沒想到徐解元敢隨軍上前線,將數十城鎮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唉……時也,命也,可望而不可及。”

  徐聞借張天的福廕,能夠隨軍做後勤工作,這點其實天下人沒有太多異議。

  畢竟,藉助親人、家族的庇護做事,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機會給了,能不能做好才是關鍵。

  做不好,那就是去鍍金,紈絝一名罷了,回來也會被人看不起。

  但像徐聞這樣,每打下一城而一城大治,任何人都不敢無視他的功勞。

  當然,徐聞的事蹟能夠傳遍天下,也與安佑帝推動有關。

  一來可以化解之前的“解元風波”。

  二來也將徐聞與安朝深度綁定,進而留住張天。

  這次不需要弄虛作假,只需將真實的事情,多多宣傳就行了。

  那些有門路打聽朝廷信息的文人,多方驗證,知道這次不是皇上幫徐聞作弊,頓時更加信服。

  一時間,徐聞在士林的名聲大為好轉。

  後方民心匯聚,再無阻力。

  沿途的土豪、百姓,有力出力,有糧出糧,有錢出錢。

  無數物資源源不斷地湧向前線。

  這跟往年一打仗,就要強徵百姓錢糧,百姓又罵又有反抗的情景截然不同。

  加上之前張天送了一座金銀礦給安朝,此時正派得上用場。

  但凡捐錢、捐物、出力的,都回報以金銀。

  頓時安佑帝在百姓口中讚譽一片,大家發自內心給皇帝歌功頌德。

  …………

  前方戰線。

  東路大軍,襄陽大軍已越過黃河。

  隨著北線的地形收窄,兩支大軍漸漸靠得很近,已經能夠聯合使用一些戰術了。

  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無險可守,襄陽大軍與東路大軍如秋風掃落葉,席捲整片平原。

  唯有西路攻打的區域山高路險,推進要慢得多,跟中、東兩路大軍拉得很遠。

  不過,當前張天和郭將軍並不需要西路大軍的兵力,也不催促。

  讓他們按部就班,穩打穩紮就行。

  二十多天後,襄陽大軍緩緩壓到一座城池之下。

  郭將軍騎馬過來道:“上仙,前方就是瀛州、莫州二州了。”

  張天微微一笑:“燕雲十六州的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