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銘陸預 作品

第126章 糧食生意

  劉永銘笑道:“非也。關中人口糜多,糧食有產卻不足食。故洛倉之糧有數成乃是來自晉國河東之地。為此漢國與晉結為盟友,濟滋於物,使其能抗契丹、蒙國也。”

  柴世榮說道:“欲取中原,必得山西,晉國亦是不得已而盟之於齊漢,成為中原屏障。其連年與契丹、蒙國之戰,人口消弭,已成弱國。若齊漢有戰,其必不敢相幫!”

  “故,戰前漢國必購以巨糧!屯之以備戰也!若是能走私齊國糧食至漢國,大漢必以高價購之!”

  柴世榮皺頭一皺,問道:“秦王是否聽說什麼了?”

  劉永銘不好意思得笑了一聲,說道:“不瞞太子,大戰在即!若是再晚,可無錢可賺了!”

  柴世榮點了點頭,說:“今日雖說相談甚歡,但你我二人身份涇渭,皆防範於對方。秦王欲取信於我,言之出資,我亦當取信於秦王!陸路所運太慢,不如糟運。我願左右溝通,付糧船十條!並溝通齊國內外,使之不查!”

  劉永銘兩眼一亮:“若有此功,銀錢束手可得也!”

  “此事當有緩有急。溝通往來,也需時日。且合作事宜,分銀之事……”

  劉永銘笑道:“我雖出銀本,你卻出了人脈,你我五五分成,不必計較!你出賬房兩名,我出賬房兩名,財會、出納各一。以監管其事。您看如何?”

  “秦王好財,產業遍佈長安。經營之手段必高於我。此秦王言鼎即是了!哦,前面便是石桌坐處!”

  劉永銘與柴世榮說話間便到了柴世榮所說的大雁塔前的石桌石凳處。

  劉永銘二人剛剛坐下,步青雲便領著一名和尚走了過來。

  和尚手上端著端盤,端盤裡放著兩杯清茶。

  和尚將清茶往石茶上一放便走了。

  步青雲則是警惕得看著那柴世榮。

  正此時,柴世榮之前身邊的書童腰間插著一支玉蕭,雙手抱著琴盒走了過來。

  柴世榮對劉永銘笑道:“聞豐不收所言,秦王能一眼識琴。可為我一辨真偽?”

  劉永銘哈哈笑道:“不必看,必真無疑!”

  “哦?”柴世榮笑問道:“秦王未視而言真偽,此為何故?”

  “數百年前大周盡得唐祚,唐琴歸於周室,並不意外。豐不收自號琴劍先生,手上持有鳳嗉獨幽,此必也是太子你所賜。太子不吝下賞,想來您手上必還餘有寶琴吧?”

  柴世榮哈哈笑道:“正如秦王所言!”

  柴世榮對著書童使了個眼色。

  那書童將琴盒放在了石桌之上,並將盒蓋打開。

  只見得盒子裡放著一把慄殼色的古琴,桐木面板,紫檀修角,流水、斷紋皆有。

  劉永銘搖頭嘆道:“真是把好琴呀,龍池下可有李陽冰所書?”

  柴世榮哈哈笑道:“正有李陽冰所篆‘松風自合’四字!那日出逃,除了庫銀,還有一些寶器,我留松風自合自用,另一把賜於豐不收。視其為左右膀,以待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