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種田:我有一座物資回收空間 作品

第161章 越發的威猛了呢

  肯定要從今年鬧災,全縣缺水開始寫。

  然後經過何等的艱苦奮鬥,才保住了糧食,我們前些年豐收年景的糧食產量是多少,荒年糧食產量是多少,今年我們的糧食產量又是多少。

  己方一對比,這些多出來的糧食產量,就是自己實打實的功績。

  再寫自己在秋收之中,如何處置政務,怎麼幫助百姓,最後再說一下收稅,北海縣的進度也是比其他縣快的。

  最後話鋒一轉,再落實到稻田種菇之法。

  這事兒他也是聽葉琛說了半天才弄明白,自己即便是再寫幾千字,可能也解釋不清楚。

  盧縣令想到了溫華送過來的滅蝗之法,裡面就有不少用圖文代替文字的場景,讓人一目瞭然。

  然後心靈手巧的盧縣令,也開始往文書上配圖。

  拿著弟弟臨行前給自己的雞毛筆畫得非常自然,又標註了詳細的參數。

  如此重大之事,她自然是不敢貪功,也不會貪功。

  而是仔細地說清楚是何人、在何時、在何地發明了這種技術……

  字跡工整,圖畫明晰,總體上大概一千多字。

  到了末尾,盧縣令不吝嗇詞彙地讚美秀才葉琛,大表其於北海縣的功勞。

  當然,也沒有忘記稍微提一嘴盧照凌。

  她畫上了水碓圖,還加了短句描繪,不敢太過分,生怕刺史反感。

  她都準備合上文書了,想想還是覺得差點什麼,她弟弟是什麼德行,北海官場,甚至青州官場誰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說是他弟弟搶了別人的功?

  她弟弟能進步,與葉先生不無關係,也有溫華的影響,這兩人功勞最大。

  再一個,水碓是柳一貫派人做出來的,這小子的名字也得加上。

  花花轎子眾人抬,不可能好事都讓一個人佔了。

  自己給別人機會,別人也就更加願意給盧照凌機會。

  這邊盧縣令思慮之時,那頭的孫縣丞坐在回程的馬車上,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雖然自己治下的二縣也可以使用稻田種菇技術,但是跟他沒有啥太大關係。

  他兒子孫望峰,一直是他的驕傲,這次盧照凌那個混小子都研究出了水碓,他兒子怎麼就不上進一點?

  盧家姐弟一起上進,肯定會被刺史嘉獎,日後考核升遷,盧縣令肯定會被提拔。

  說不準,到時候一個別駕都有可能。

  他……哎,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必須得給兒子加把勁。

  孫縣丞開口道:“去一趟清風書院。”

  車伕聽令,轉道前往清風鎮,馬車上了大道,朝清風書院疾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