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種田:我有一座物資回收空間 作品

第659章 開中法

  二人艱難的點點頭,河北道的財政亂成了什麼樣子,大家心裡一清二楚。

  雖然眼下靠繳獲契丹人的物資,已經開墾煤礦,有了些許補充,但是說到底還是要大規模靠朝廷支援的。

  這個時候,搞大規模的開發,肯定是不現實的。

  大傢伙連飯都吃不起,你讓他們去蓋房子,開墾土地,這根本不現實。

  “確實缺錢,我心裡也清楚,咱們現在口袋裡的這點錢米,供應百姓軍隊尚且不足,否則也不至於眼看著契丹人如此拉胯,還不能輕鬆橫掃他們。”

  葉琛對於眼下的情況是有清晰的認知的。

  雖然河北道經過自己的梳理,有點正經樣子,但是說實話,依然是百廢待興,且空蕩無物,完全就成了空殼子。

  不然當初世家、豪強也不會一股腦地放棄朝廷。

  實在是形勢每況愈下的太厲害了。

  但是大批量的俘虜被抓回來,卻只能賣給河東去挖煤,讓葉琛心疼得想要吐血。

  “目前也不是沒有辦法,這樣,這些運送糧草的豪商他們在咱們身上吸了不少血,他們千里迢迢運輸糧草不是辦法,咱們換個方式。”

  葉琛將後世的開中法說了出來。

  開中法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

  報中是鹽商按照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區糧倉﹐向政府換取鹽引。

  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

  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運輸糧草的成本過高,逐漸出現了傭勞動力開墾田地﹐生產糧食﹐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便於更多地獲利。因這種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經營的﹐故又稱商屯。

  葉琛覺得,他跟後世比起來,有很大的優勢。

  第一他有煤礦,鹽,鐵,罐頭,各種商人們夢寐以求的商品。

  張仁願和婁師德,甚至於坐在一邊兒逗弄乾孫子的老王爺都愣住了,連連讚歎道,“此乃老成謀國之法,若是實施得當,到時候莫說是河北道,便是各地的邊防都能推廣,以助力邊塞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