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種田:我有一座物資回收空間 作品

第675章 盧照凌的喜事

  “其次,便是不斷的將蛋糕做大、做強,讓他們有獲得新的利益的方向和渠道。”

  “當然,還有最根本的便是教育和讓百姓足夠富裕。”

  “百姓富裕了,書讀好了,只要上升渠道能一直打開,便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出,內部的格局就會時刻變化。”

  “老蔫,我聽說,在你的老家,你們的教育搞得非常不錯。”

  “不僅僅是以科舉為目的,鄉學和工人子弟學校,都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

  “他們精通算術、外語、天文地理,甚至還有非常恐怖的變化之學。”

  “現如今河北道的教育一片空白,你為何不在這裡也搞一搞呢?”

  葉琛投入大量資金成本建立的鄉學,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當然也匯聚了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師資力量。

  不過葉琛卻刻意低調,不去觸碰傳統儒家的蛋糕。

  所以理論上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可葉琛的生意越做越大,內部湧現出來的人才越來越多,這也讓很多人羨慕。

  現如今,已經有世家派遣家族子弟前來學習。

  所以老王爺這麼問,一點也不奇怪。

  葉琛解釋說道,“葉家的學問,講究是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實踐,使得成果更多,而實踐又可以更好的總結出新的理論。這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基礎,不論是先生,還是學生,都需要相當優秀。”

  “當初在老家建的學堂,已經掏空了葉某的夾帶,想在河北道建那麼一所學堂,千難萬難。”

  老王爺猶豫道,“那不知道能否派遣部分武家子弟去讀書呢?”

  葉琛狐疑道,“你怎麼就逮著我一個人薅呢?我種地你跟著種地,我族中子弟讀書,你就要派遣你族中子弟跟著去讀書?你就不怕外面有流言蜚語?”

  老王爺微微一笑,“流言蜚語怕什麼?他們頂多是赤裸裸的嫉妒本王罷了。”

  “你就不怕他們學了幾年出來,科舉不成,有沒有什麼出人頭地的機會?”

  老王爺哈哈大笑道,“科舉?現在的武家子弟出仕需要科舉麼?將來真的有那麼一天,武家子弟即便是將四書五經都讀透了,就能做官了嗎?”

  葉琛無奈苦笑道,“那老王爺您自己決定,武家子想去讀書,自然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