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月又小雪 作品

第一百五十九章 韓侂冑

  小道士唸了岳飛那首《滿江紅》那滿腔熱忱,那意難平。

  韓仛胄聰慧立馬便明白其中含義,他三跪九叩:“謹遵先生教誨。”

  回朝廷後韓仛胄建議為紹興年間莫須有罪名而死的岳飛張憲等人平反。

  一番主張立馬被宋寧宗皇帝拜少傅,封爵豫國公。

  一時間廟堂傳聞南陽書院便是登科之地。

  能受南陽書院主人的提點,便能鯉魚躍龍門。

  南陽書院外求學之人門庭若市,可大門從未開過。

  “師傅建立書院便是想導化學生救國救民,可現在這麼多人求學還把別人攔在外面。”

  曹友聞、王堅、餘玠、張鈺在門口竊竊絲語。

  “師傅說,這些人心術不正。”

  孟珙關上一扇門嘴裡念著:“等我們能下山便能改變一切。”

  慶元六年韓侂冑進位太傅。

  準備興兵北伐前他再次來到南陽書院。

  再來時韓仛胄肥潤了不少,原本瘦弱奸狹的臉龐紅光滿面和藹不少。

  這是一種很好的改變。

  “我知你獨斷專行,慶元黨禁殺了不少反對你的人,朝廷已經人心惶惶,在這樣下去北伐未開始你便可能身首異處。”

  韓仛胄如臨大敵:“請先生賜教。”

  “黨禁雖能屏蔽你的敵人,可也禁了天下人真正的聲音”

  “誰是趨炎附勢,誰又是一心北伐你如今能看的出?”

  “學生不知。”韓仛胄露出一絲苦笑:“祖父韓琦與范仲淹大人主持“慶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

  宋英宗時,調和帝后矛盾,確立儲嗣之位。

  宋神宗即位後,堅辭相位,連判永興軍、相州等地,反對“熙寧變法”。

  累官永興節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國公。熙寧八年去世,年六十八。

  神宗為他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追贈尚書令,諡號“忠獻”,並準其配享英宗廟大人。”

  “學生一直以祖父為榜樣,更想克繼祖父未成之事,收復我大宋江山。”

  這是韓仛胄從未與他人說過的心事,天下人皆以為他想獨欖大權,可內心裡他真正的想法一直都是興兵北伐。

  為此,要掃平北伐的一切障礙,哪怕是殺盡天下讀書人。

  這份果斷讓小道士都為之一振,大宋軍民都跪的太久,急需要這樣奮不顧身的人。

  “真偽已別,人心歸正。想要北伐造勢不需要在實行黨禁了。”

  “那如何鎮得住那些一心求和之人?”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輿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小道士伸手將一紙張遞給韓仛胄,昏暗的光線下韓仛胄看著紙上的內容先是迷惑隨後恍然大悟:

  “學生明白。”

  “還有這份名單你收下,都是一些我挺看中的人,會給你有所幫助,未來我得學生也會去幫助。”

  韓仛胄起身從小道士手中恭敬接過名單,一眼掃過便看到辛棄疾,吳曦,陳賈……等。

  竟都是之前被排斥的主戰官員。

  沒想到啊,他原本以為小道士歸隱書院對天下事廟堂局勢會知之甚少。

  誰料……

  真乃神人也。

  在他身後,幾個學生越眾而出。

  “多謝先生。”

  韓仛胄看了一眼這幾個年輕人的面孔牢記心中隨後重重磕頭:“有先生出謀劃策,北伐之事一定成功。”

  “韓某也十分期待與諸位有朝一日同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