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呆昭 作品

第18章 組織

簡單的白底黑字,沒有背景圖,一共花了馬陸38塊錢,之後他把舊的撕下來,把新的用膠水粘上去。

等他忙完這一切老王也把食材都備好了,兩人再度騎上三輪出發,但這一次目標卻不再是郭家莊。

雖然地鐵口處的人流量還可以,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時,然而昨天一百五十份賣起來都有些吃力,今天再翻倍後就算還有些老顧客回購,大概率也是賣不完的。

而且地鐵口的客流隨時間的變化過於明顯,忙的時候忙到飛起,過了高峰期又經常很長時間一份也賣不出去,白白浪費時間。

之前在寫字樓遇到那些抱團的小攤販點醒了馬陸。

人,終究是要有組織的,最好還能在自己熟悉的地盤上活動。

於是這一次馬陸帶著老王回到了母校。

畢業典禮上,來自經管系的畢業生代表陳夢婕同學曾經說過

——今日母校哺育了我們,來日我們也必將反哺母校。

馬陸深以為然,並且已經先陳夢婕一步將她的號召付諸行動,在西門外找了片空地,紮起小攤。

學校食堂的穩定發揮造就了這附近一片餐飲業的欣欣向榮,沿街一直有很多飯館小攤。

馬陸剛佔好位置,就有人走了過來,不過不是來買肉餅的,而是衝馬陸和老王道,“走開,這裡有人了。”

“哦,那我去路對面。”

“對面也有人。”來人瞪著眼睛。

“那等人到了我再把位置讓出來。”

馬陸認出面前的男人是校門口賣烤魷魚的小哥,因為口味出眾,服務熱情,頗受廣大學子的歡迎,甚至吸引隔壁學校的人都專程跑來吃,還得了個魷魚哥的綽號。

而且他不僅自己賺錢,之後還帶動不少同村人一起來B市擺攤,被本地電臺報道過。

不過自從他們村的人來了多了後,這條街上其他小販就少了,尤其是新小販。

“我不是在跟你討價還價。”魷魚哥不耐煩道,“你到底走不走?”

他附近其他幾個同鄉聽到這句話後只要是沒在做生意的也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向這邊靠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