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 作品

第193章 豁出命去

 如果算上早上的第一輪炮擊,只是這半天,日軍就向著閘北傾瀉了超過3000噸炮彈,這對於鐵礦資源極度匱乏、需要向彌粒尖進口廢舊鋼鐵的小八嘎而言,堪稱大手筆。

 這樣的烈度跟範弗裡特彈藥量當然沒法比,但是對於整個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而言卻已經非常奢侈。

 做個對比,整個淞滬會戰期間,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總共也只打出了三千多發炮彈,平均到每天還不到34發。

 而且日本海軍打的大多都是152mm口徑副炮甚至於80mm口徑速射炮的炮彈,口徑最大的是出雲號巡洋艦的203mm主炮,但是總共只打了三發,就仨!

 一說起淞滬會戰,刻板印象就是日本海軍的大口徑炮彈一顆打過來,一棟樓就垮塌了,然後一個連就遭到了活埋,但其實日本海軍就打了三顆大口徑炮彈。

 所以淞滬會戰中,國軍並不是被日本海軍的艦炮幹敗的。

 而日本陸軍方面,第二批到達淞滬戰場的第13師團在整個淞滬會戰期間總共打了3萬多發75mm口徑的炮彈。

 第一批到達淞滬的第3師團、第11師團數量則要略多些。

 所以一說起淞滬會戰就慘烈,但其實跟曹縣戰爭沒法比。

 要說慘烈,曹縣戰爭那是真慘烈,超出想象極限的慘烈。

 曹縣戰爭中聯合國軍在上甘嶺一個地方傾瀉的炮彈就高達190多萬發,而淞滬會戰三個月日本海軍加陸軍打掉的炮彈加航彈,總共也就30多萬發,這完全沒有可比性。

 三個月30萬發,平均到每天也就三千多發。

 所以淞滬會戰之所以會慘敗,真不是因為日軍火力太猛。

 所以就不難想象,這次四行倉庫的炮擊對於日本陸軍而言究竟有多麼奢侈,這才一天,就已經打掉了整個淞滬會戰將近六分之一的彈藥消耗量。

 也就是現在淞滬會戰和金陵保衛戰都已經結束了,華北戰場也沒有大規模戰役,所以才這麼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