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飯前的點心

  真正讓商洛覺得有些麻煩的是社學課和儒學課。

  社會課就是大明律、各種律令,各種詔、誥、表。《大軍貼》,還有許多“恁學生每聽著:先前那宗訥做祭酒呵”、“俺漢人地面西邊”之類的詔書是要全文背誦的。因為是囉哩囉嗦的元末明初白話文,背誦起來尤其麻煩。

  儒學課就是四書五經。不過考得非常淺,四書範圍內要考一些經義理解,五經只要會背內容就行了。

  字數方面,四書的《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這倆本來就是禮記中的摘選。論語和孟子都不需要背誦理解全文,也只是背誦摘選,合起來兩萬字左右。五經方面只是零星摘選,背誦合計也是兩萬字左右。攏共加起來是48000字左右。

  這裡面有許多部分和國文課、歷史課、社學課都重合了,所以對一般學生來說真正要背誦的部分不是太多。對商洛麻煩些,不過他早就知道一定要科舉,所以四五萬字的背誦他早就完成了——他覺得說老實話,比背誦“abandon”那一大溜要簡單太多了,至少論語講人話。

  實際上就儒學考題這部分來說,這點背誦量擱在幾百年前也就是開蒙之後幾年要背的東西,秀才考試的內容比這些要難太多。但今天的秀才試只是“國民基準”而已,經學這種背誦內容並不太複雜,而且已經滲透到各種文化作品中去了,考試的時候聯繫上下文也大體能寫出來一些。

  再補上數學物理這些自然科學,大體難度上其實不太好和之前的秀才考試比較。但從通過率的角度來看,這通過率課高了太多了。

  “呼。”戚園鬆了口氣,“還好,還好。我們班要是出了個秀才都沒考過去的,就是我這個班長的失職了。話說,我一直很奇怪,你的數學符號是不是羅馬那邊的算法。因為這都是拉丁字母。”

  “很像哦。”韓行知回答道,“我叔叔在學拉丁文,我看過他的書。裡面和羅馬那邊的運算符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嗯不過也有不同。畢竟羅馬的漢字比這天書裡面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