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秦冰 作品

242章 大周之大,容不下兩個天才


                 董潘眉頭陰沉,鳩老臉色也十分不好看。

  他們沒想到,身為原士大夫圈子中梁砥柱人物的佟先生,竟對許舒拍馬執政,是這麼個解讀。

  “敢問這位先生,諸劍山是個什麼所在,該詩作者既困於諸劍山,佟某想去探視一番。”

  佟先生望著董潘一臉陳懇地說道。

  董潘大驚,“你怎的知道作者困於諸劍山?”

  佟先生道,“此正氣歌,歌前,有一番前言,歌罷,還有後記……”

  “前言、後記何在?”

  鳩老和董潘同聲問道。

  佟先生從袖口中,取出一張摺疊的信紙,“此為友人傳於我的正氣歌全文抄稿,前言,後記皆有抄錄。”

  納蘭述道,“此間還有要事,就不留佟先生了,若是訪得那人下落,我一定告知佟先生,抄稿我們暫用,稍後便還。”

  佟先生點點頭,闊步去了。

  不待佟先生走遠,董潘便迫不及待地展開抄稿,果見正文前,有一篇前言,輕聲誦讀起來,“餘囚諸劍山,坐一石室,室東西一丈,縱橫九尺,汙下而幽暗。

  當此秋日,諸氣萃然……”

  前言不小的篇幅,皆在論氣,論室內的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

  顯然,此諸氣,皆為後面的正氣作引申。

  前言文采依舊,納蘭述也不覺有什麼奇異處,只冷笑道,“據我所知,諸劍山的囚室,不至於差成這副模樣,這傢伙是真能賣慘。”

  鳩老道,“真不知這樣的人,怎能寫出如此雄文。”

  兩人議論罷,董潘繼續誦讀,便是正氣歌的正文了。

  便是二度聆聽,亦覺慷慨激昂。

  讀罷正文,董潘便開始誦讀“後記”,“餘仕諸劍山,不求聞達廟堂,熟料……”

  咔嚓一聲,納蘭述腳下的地板寸寸碎裂。

  顯然,後記便是許舒在講述自己的冤屈經歷。

  董潘誦讀完“經歷部分”,又到議論節點,便聽他接道,“……餘友嘗言,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

  餘雖蒙冤,卻堅信能創此盛世者,必能明察秋毫之末,當今天下,斷無難明之理,必無難伸之冤!”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覆舟水是蒼生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