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牛奶 作品

第313章 準備研究大哥大

 當暖陽穿透紗窗,灑落在趙陽的書桌上時,他正專注地凝視著窗外。 

 兩日的休假時光彷彿沒有片刻可以閒散,趙陽就這樣一直沉浸在了工作的漩渦中。 

 "喂,是趙陽嗎?"電話鈴聲突然在房中作響,打斷了趙陽的思路。 

 他下意識地按下了接聽鍵:"哎,蘇教授,怎麼了?" 

 "就是關於控制系統的新方案,我在推算時遇到了一些麻煩。"那頭傳來蘇教授有些焦慮的聲音,"我這邊的人暫時找不到解決方法,還請你趕快過來把關一下。" 

 蘇教授是整個核電站工程中最資深的控制系統專家了。一向嚴謹老到的他,這次居然會主動求助,看來遇到的難題確實不小。 

 趙陽長長嘆了口氣,扶了扶額頭,不禁感慨起來:"自從這項工程開展以來,我就好像變成了大家共同的"救火員"啊。每當別人遇到棘手難題,都會下意識尋求我的協助。" 

 是啊,作為整個工程的總負責人,無論是反應堆的理論設計,還是控制系統的程序編寫,亦或是現場施工的具體細節,趙陽都是身手不凡,處處遊刃有餘。 

 所以大家才會習慣性地將這些棘手問題統統丟給他解決。 

 可就是這樣,趙陽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 他的私人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哪怕是當下這個難得的休假,他也無法好好閒散一會兒,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在騷擾著他。 

 有時趙陽正在家裡小睡,一個未接來電就會吵醒他;有時他和妻兒出去遊玩,一個工作電話也會讓他們不得不中斷行程。這樣一來一去,私人時間似乎就徹底蕩然無存了。 

 "要是有手機就好了。"趙陽自言自語地嘀咕道。 

 剛說完這句話,趙陽就突然靈機一動,猛地坐直了身子。 

 根據趙陽的記憶,無線電話最早的雛形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貝爾實驗室研發成功的,當時它們被稱為"大哥大"。 

 雖然通話質量很差,體積也十分龐大笨重,但毫無疑問是無線通信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直到了80年代,無線電話才真正邁入了實用化的軌道。 

 通過不懈努力,科學家們終於研製出了體積更小、質量更好的手持式移動電話。 

 這一舉措無疑讓整個社會的通信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 

 到了90年代,無線電話手機的發展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