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73章 達成共識

 政權建立,李自成便有了跟大明爭天下的資格,一時間,湖廣震動、中原震動、京師震動。

 而此時此刻,在鎮南關南部不遠處,張超帶人已經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營地,這是為了中轉難民之用,還是興華軍的老一套,難民在進入諒山府的地盤之前,要在營地中進行分類,並且該洗澡洗澡,該除蟲除蟲。

 這些難民顛沛流離,身上帶有大量的病菌,古人不知道,高衡可太清楚了,所以必須要進行防備,不能讓興華軍的大好局面被疫病破壞。

 準備工作進行完畢,高衡便委派景昭親自跑一趟廣西,帶人去宣講興華軍的政策,吸引民眾,促使他們真心來投靠。順便還交給他一項任務,給自己多多網羅一些人才,難民中定然包含不少工匠,但是光是工匠不行。

 就像後世開辦工廠一樣,光有工人不行,還需要有技術總監、生產總監等等高技術人才來統領全局,卜彌格和南懷仁等人雖然有這樣的才能,但畢竟是西洋人,若是以西洋人為主組織生產,會有多種不便,至少也應該有華人的高技術人才參與進來,才能取得平衡。

 “各位父老鄉親,辛苦了,本人是來自諒山府的景昭,相信那個地方你們已經聽說過了,這次我就是來引導大家去諒山的。”柳州府來賓縣,這裡距離桂林府、平樂府、南寧府都不遠,所以被方震孺搞成了一個難民集中地,在城外建立了營地,提供一些軍用帳篷給難民歇息,十萬難民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輸送過去,基本上是三步走,分三批輸送。

 在此之前,為了讓難民們願意離開自己的地盤,各地的官員在接到方震孺的文書之後,立刻天花亂墜,把高衡的諒山府誇了一通,說是到了那裡就能有好日子過了。

 難民之中並不是沒有有見識的人,人家一聽諒山府在安南,本能的抗拒。畢竟廣西雖然也是西南邊陲,但是好歹是大明治下的土地,這安南可就是外邦了,說起來就是蠻荒地區,自己再怎麼著,也是大明子民,怎麼就稀裡糊塗要去安南了。

 所以很多人到了來賓縣之後,就不想再往前走了,景昭得知此情況,立刻前來宣講。

 景昭站在一輛馬車的車頂,被難民們圍在中間,這些衣衫襤褸的難民眼神麻木,跟當初那些僑民的狀態一樣,景昭也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所以很能體會他們的處境。但是顯然,他們對自己的話並不感興趣。自己宣講了諒山府的分地政策,但是民眾顯然不太相信,這一去不管原來什麼身份,一人就分三畝地?連孩子也算一個人頭,這是什麼樣的地主老財才能這麼幹。

 景昭來自商人家族,頭腦靈活,自然有辦法,他立刻點起一人道:“請問大爺,你是做什麼的?家裡幾口人?”

 “老漢兒就是普通莊稼人,平日裡務農為生,家裡五口人。”老漢回答道。

 景昭立刻從懷中掏出一份田契,這是他特意帶在身上的幾個小道具,田契自然是真的,就怕別人不信。他立刻遞給老漢道:“那好,大爺,我方才說了,五口人就是十五畝田地,這是諒山府城附近的上等田,正好十五畝,您收好了,若是不信,去了,一看便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