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74章 人才引進

 民眾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形成了一呼百應的效果,他們有些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因為從景昭的描述來看,諒山府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啊。他們也顧不上什麼境外不境外了,這些難民可是見識了太多世道的黑暗和艱難,現在他們不想求得什麼,只想能找個地方,有幾畝薄田,安安穩穩過日子,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地方,他們願意去。

 頭一批三萬民眾在景昭的帶動下出發,方震孺以巡撫衙門的名義調集各城兵馬沿途護送,說是沿途護送,其實就是各地方官府對這些民眾進行監視。在他們看來,這些難民就是累贅,進入自己的轄區反而會帶來不可控的後果,現在有人願意接受他們,那就像扔包袱那樣,把他們全部扔掉好了。

 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兵丁們反而是盡心盡力,確保這些民眾能完整出關,倒是給景昭省去了不少麻煩。

 景昭跟民眾們一起行動,路上也沒忘了高衡交代的任務。在民眾中儘量打聽一些所謂高技術人才的消息,但是既然是難民,大部分還都是底層的民眾,他們哪裡會有這些人物的消息,所以景昭打聽了半天,徒勞無功,正是灰心之際,倒是出現了轉機。

 在快到鎮南關的時候,景昭的幾個手下也在人群中打探消息,其中有一人回覆道:“主事,在下打聽到了一個消息,隊伍中有一個從山東逃難來的漢子,據說原來家裡還是個大人物的侍衛,他見過西洋人,興許有我們要的消息。”

 景昭一聽,在大明能認識西洋人的可不多,作為某個大人物的衛士,倒是有這個途徑。

 漢子被帶過來,景昭連忙問道:“可是你說有關於大匠方面的消息?”

 那漢子抱拳道:“回大人的話,正是,小人父親曾是孫元化孫大人的侍衛,孫大人死後,隊伍解散,父親回家務農,父親死後,清軍打進山東,我們歷盡磨難,這才逃難過來。”

 “這跟我們要的人有什麼關係?”景昭問道。

 “大人,我小時候還跟洋人見過面,他們會造火銃火炮,還說過一種什麼機械,我那時候年紀小,記不清了。孫大人主政的時候,推行西學,他自己也是西學的簇擁,還皈依了什麼洋人的教。”那漢子道。

 “基督教?”景昭脫口而出道,跟不米格等人打交道這麼長時間,他多少有了解。

 “對對對,就是基督教,那些洋人都很有本事,大人完全可以跟他們接觸一下,只是這些人在不在山東小人不清楚,興許是去了京師。”漢子撓撓頭道。

 景昭一臉無語的表情,這傢伙,說的不是屁話嗎,自己要的是馬上就能見到,能招攬的人才,要是有本事去京師拉人,將軍還將任務交給自己幹嘛。

 景昭搖了搖頭,只能就這樣回去覆命了。

 鎮南關外的營地中,一臉數日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湖廣全境淪陷的消息在半個月內就傳遍了兩廣,跟當地官員民眾垂頭喪氣的表情不一樣,這些出了鎮南關的民眾都是一臉的好奇,這裡的氣候環境和中原湖廣大有不同,來自這些地方的民眾左看看右看看,生怕漏掉了什麼似的。

 營地之內,張超正帶著士兵給他們分門別類,進行登記。就跟當日他們進入脫縣的時候一樣,麾下士兵有很多人都經歷過那一次的事情,只不過這次轉換了角色,所以做起相同的事情來得心應手。

 “王老二,木匠,三口人!”

 “李狗兒,農民,五口人!”

 “羅大炮,炮兵,四口人!”

 一個個姓名被登記下來,自有識字的先生在賬簿上寫下各個戶主的情況,然後有另外的人同時準備一個寫有名字的木牌,遞給叫到名字的人,作為他們的身份見證,到了諒山府,得有這個木牌,才能證明自己的身份。

 跟以前一樣,民眾們被要求用清水沖洗身體,身上的破舊衣物全部焚燒,發放乾淨的衣物。好在諒山府被拿下之後,興華軍繳獲了不少軍服,府庫裡也有大量的布匹,他們立刻組織人手趕製了不少衣物,勉強是可以夠這三萬人用度的,下一批人要在一個月之後到達,留給他們的準備時間是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