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桃三兒 作品

第378章 大豆研究所

一個物種分為原生種和培育種,也就是野生和馴化。

理論上來說,只要一個國家育種能力強,基因組結構清晰,基礎強大,就有很大的可能培育出來一種不需要轉基因就通過分子育種選爹選媽的這個品系下的超級物種,就比如袁老的水稻。

現在這個時間全世界的大豆產量都差不多,東北的黃金大豆更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種之一。

漂亮國的轉基因大豆怎麼來的?東北的黃金大豆可以說是他的父母之一,還是佔比基因最高的。

玉米不用說,先鋒種業是這個物種領域的絕對霸主,而羅念中佈局大豆產業的野望也就落在了東北或者說是海北鎮的這個大豆研究所。

不光是振興村,算上週邊的幾個村,先鋒種業在這裡承包了一萬畝的土地種植培育新的大豆品種。

振興村的百姓為什麼害怕先鋒種業離開,還不是羅念中給出的承包條件實在是太好,好到他們都不敢相信。

先鋒種業和這些村民簽署的協議是浮動的,每年以市場價格,每畝地畝產按120公斤計算每年給村民結款。

畝產120公斤,這可是非常好的年景才能有的產量了。

等於現在這些村民每年什麼都不用幹就有人給他們免費種地,而且搭理的非常好,每年都是高產還沒有成本。

這可讓附近幾個沒有選上的村子羨慕不已,都上鎮官府找了好幾回了。

“研究種子?那東西有啥好研究的,每年留下一些當育種就行了”。

現在的農民可沒有農業研究的觀念,從老祖宗傳下來的就是留種播種豐收的循環,買種子?誰花那冤大頭的錢呀。

李嬸也只是一知半解,被問的回答不上來支吾著“那誰知道,有沒有效果等秋收就知道了”。

這邊都在議論紛紛,另一邊的大豆研究所則是另一番景象。

“李叔,這兩天準備一下,把農機都檢查好,兩天以後我們開始收割大豆”。

“好嘞,孫技術員,你就放心吧”。

望著一望無際的田野和那枯萎飽滿的大豆,李叔心裡說不高興那是假的。

作為農民,沒有什麼比豐收的場景更令他愉悅了。

他感覺今年絕對是一個歷史性的高產年,這是根據經驗也就是肉眼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