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降雪 作品

第291章 京都消息

    “祭祖大典何等重要,調鎮國軍隊回京待命,以防萬一,有何不可?更何況,現在看來,四殿下你並沒有合適的機會了,成王敗寇,在此一舉。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小說免費閱讀。”說到這裡,右相晃頭陰笑,對於半月後的祭祖大典,他可是籌謀已久,不成功便成仁,天時地利,他皆佔全,即便到時候楚皇不願。又能如何?“好!”四皇子咬牙,兩眼冒著精光,將虎符收納自己的袖口當中,隨後這才陰冷笑道:“一切願憑右相吩咐。”“大軍入京,這糧食問題自然不能馬虎。明日起,便將百姓口糧強行徵軍,並且,這件事,也要秘密進行。”說到這裡,右相目光移向四皇子,顯得無比陰狠毒辣。四目相對,兩人不約而同哈哈大笑起來,那詭笑聲滲人心扉,陰謀味十足。而此時。伴隨著祭祖大典這則消息流傳楚國,所有楚國百姓都紛紛露出鬆懈笑容,只因為,祭祖大典乃是楚國盛事,在這一天,舉國同慶,萬民同樂,楚皇也會宣佈大赦天下,凡有罪者,一律減免刑法。整個京都洋溢著喜悅之聲,不過絕大多數都是楚國貴族,只因為這個祭祖大典,錢財皆是由楚國貴族傾力想出,但凡貢獻卓越者,自然家族前途無量,鞏固其在楚國貴族的地位。然而此時的君臨城,卻一如往常,沒有波瀾更沒有歡喜,死傷無數的君臨城,足足用了七天時間才恢復過一點元氣,在楚墨的帶領下,生活這才步入正軌。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小說免費閱讀。在楚墨推行繡娘坊後,更是讓君臨城百姓對楚墨愛戴不已,這等手法,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所織出來的布匹更是堪稱無價之寶,有了這門手藝,君臨城恢復昔日繁榮,指日可待。“殿下。君臨城如今百姓安居樂業,也從那場戰爭中逐漸恢復過來,繡娘坊更是傾盡全力,創辦了數十個繡娘坊的據點,讓這些百姓都能學到精髓。”走在君臨城的大街上,楚墨身後的趙子云看著街道兩側百姓,朝著楚墨徐徐匯報著,同時,他內心也是極為震驚,短短几日時間,楚墨便能將君臨城處理的跟之前無恙,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經濟,民生,這些尤為重要,戰爭打的簡單。但是戰後如何治理才是關鍵,這一點,趙子云內心格外明白。“嗯,如此甚好,君臨城遭此重創,短時間恢復是不太現實,這些需要一個過程,急不得。”楚墨搖頭輕笑,目光朝著兩側小攤販身上望去,只見兩側的小攤販對楚墨紛紛低頭道謝,甚至還有小孩拿著繡花跑到楚墨面前,將繡花遞給楚墨。“民情恢復不錯,可孤為什麼還看到,街道上流落這麼多災民?趙子云,這是怎麼回事?”一路走來。楚墨細膩觀察到,似乎每隔一處繁華鬧市,便有難民沿街乞討,看其容貌,像是許久都未吃過飯般,萎靡不振,本以為這些難民是自身原因形成的,畢竟楚墨之前給每家每戶送去了銀兩,有些百姓則是好賭,輸光家產淪落至此。但明顯。這些人不是,所以楚墨很是詫異,這些人,都是逃難來的?可君臨城地處東北,附近城池更是少之又少,唯一能直線到達的地方,便是京都,所以這才引起了楚墨的注意。“我正要跟殿下彙報此事。這些難民都是從邊境跟京都逃出來的,我之前詢問過,他們都是因為糧食被徵用,這才逃難。”“但是奇怪的是,這些難民全來自邊境跟京都,其他地方卻是沒有,而糧食則是被軍隊徵用,聽說。是因為鎮國軍隊得到命令,開拔回京。”“下這則命令的人,正是右相,但具體目地,不得而知。”趙子云緩緩將自己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彙報給楚墨。畢竟,這件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但調守鎮國軍隊唯有楚皇親自下達命令方可生效,顯然。這件事,楚皇也是知道的。聞言,楚墨皺眉,緩身走到面前一名跪在地上乞討要飯的難民旁,蹲下身子看著這個骨瘦如柴,嘴唇發白的中年男子,輕聲一嘆,楚墨將之前小攤販送給自己的包子遞到其面前。頓時,這名中年男子雙眼發光,費力地嚥下一口唾沫,看了楚墨一眼,這才搶過楚墨手中的包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慢點,不夠還有。”楚墨從降雪手中接過籃子,從裡面拿出四五個包子來,遞給面前中年男子,頓時,中年男子見狀,忙激動的流著眼淚,朝著楚墨磕頭。一旁其他難民見狀。也都紛紛跑到楚墨面前,跪在地上,看著楚墨手中的包子,目光灼灼,口水直流。“子云,去刺史府,開倉賑災。另外,凡是願意留在君臨城的難民,一律給其三畝土地,免稅三年。並且給其五兩銀子作為補助。”同為楚民,楚墨實在不忍看到這些難民如此模樣,當即便心軟起來,而且正逢君臨城變故,人口大減,讓這些難民落戶於此,不為是一種好辦法。“殿下菩薩心腸,但難民之多,我們管不過來的。”趙子云皺眉,在聽到楚墨這個決定之後,當即覺得便有些不現實。楚墨哂笑,搖頭說道:“能幫多少是多少吧,生而為人,上天不是讓他們來受罪的。”“是!”趙子云無奈,只得接受楚墨命令。然而,卻在此時,遠處,只見小蜻蜓匆忙跑來,當看到楚墨之時,喘著粗氣,大聲說道:“殿下,終於找到你了,可累死我了。”“找孤作甚?”楚墨眉頭一挑,在楚軍佔領君臨城之後,小蜻蜓便以散心為由出城而去,不見蹤跡,現在突然回來,倒是讓楚墨覺得有些意外。畢竟,上次兩人之間的曖昧,說不清道不明。“京都現在正準備祭祖大典,而這次負責乃是右相,並且,右相以楚皇的名義,將鎮國軍隊掉進京都,恐怕,目地不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