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堅長青藤 作品

第17章 宦官亡明

    史書有句話,叫十萬宦官亡大明。在明朝時宦官幾度權傾朝野,有時甚至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幾欲取代了皇上對朝政的控制權,給大明王朝種下了諸多隱患。

    其實,明太祖朱元璋為防範宦官干政,早在登基之初,就發佈了“嚴禁宦官干政”的命令,並將之做成鐵牌,鑲嵌於皇宮門上,以告誡子孫,提醒朝臣,警告宦官。但是,偏偏就有能耐天大的宦官蠱惑後世的皇上,把明太祖的這塊鐵牌給摘下,扔到了垃圾堆中。

    這個人就是大太監王振。王振,河北蔚州人,原是落第秀才,後來中過舉人。因為感到走科舉之路太難,隨自宮入宮。當時的太監,大都是家庭苦寒,自幼淨身入宮,一般沒有什麼文化。明宣宗聽說來了個舉人太監,心中甚為稀罕,便傳旨召見。王振知道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神情恭順,對皇上的垂詢對答如流。一番對話下來,明宣宗下旨,讓王振到東宮服侍太子,把培養下一代君王的重任交到了王振手上。

    王振知道,將來能否升官發財,全在下一任小皇帝手上。因此,使出全部招數,引導太子吃喝玩樂,微服私行。弄得太子一天也離不開他。宣宗晏駕,太子登基,是為英宗,立刻升任王振為宦官二十四衙門中最有權勢的司禮監大太監。

    宦官制度到了明代日趨完善,共設有十二監、四司、八局,統稱二十四衙門。其中,司禮監是權責最重的一個部門。其掌管皇城內一切事務,提督東廠等特務機構,掌管禮儀、刑名及關防門禁,管理保存奏章文書。秉筆太監按皇上的意思紅筆批朱,即所謂的“批紅”,然後送內閣撰文下發。遇到精明的皇帝,秉筆太監只是文書、速記,來往傳送旨意。遇到不願意親歷親為的皇帝,一切便委託秉筆太監。

    王振與那些自小入宮沒有什麼見識的宦官不同。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立刻傳令,將鑲嵌於皇宮門上那條“嚴禁宦官干政”的鐵牌摘掉。其在城東大興土木,建設豪華府第,府內陳設極為華麗,甚至比皇宮還要奢靡。公卿大臣爭相攀附,稱之為“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