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小三輪 作品

第二百零六章

    這些人無疑是稱職的,不應當從道德上對他們說三道四,這個時候,不給他們添亂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只是,張旭的心裡還是感到有一種缺憾。

    因為,他跟隨師祖梅當歸給無數的老年或者青壯年危重病人做過診斷。師祖無論對什麼樣的病人,哪怕是馬上就要斷氣的病人,他一直都是在微笑。

    官高、豪富、販夫、工人和農民,當一個人成為病人的時候,他們的身份在師祖的眼裡已經全部消失了。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病人。

    即便是那些沒有得病的高官顯貴和鉅富豪門,師祖也從來沒有對他們有絲毫的奴顏和女眉mei骨。對待身份多麼低下的百姓,也從來都是和顏悅色。

    不是那種訓練出來的職業笑容,而是發自心底的尊重對方。

    對於高尚的人來說,尊重一個人,不是以對方的身份高低貴賤為標準的。

    這是一種節操,一種境界,是學不來,訓練不出來的。只能提升自身的素養和道德水平才可以做到。

    就像空姐那樣,微微一笑,小嘴裡露出標準的八顆牙,那就是典型的職業微笑。

    但在師祖的身上,總是感覺有一種特別親切的熱流在湧動。

    張旭明白了。

    這群人的職業素養很高,醫術很有水平,效率也不錯,特別是在搶救病人的時間和採取的對應措施上,幾乎已經做到了極致。

    不過,他們只不過是負責而已,是一種程序化的cao艹做,是職業化的行為,這一切只關乎責任,和感情似乎沒有關係。

    這也難怪,他們每一天都會給好多病人看病,如果每診斷一個病人都要強迫自己露出笑容,那真的是很殘酷的事情。

    時間長了,他們或許除了自己的家人 上級、同事們,對待病人就會像工人看待流水線上的零件那樣,習慣地出現微笑缺失。

    這是一種職業缺失,說到底,不客氣地講出來,也算是職業道德的缺失。

    師祖曾經多次告訴過張旭:“任何理由都不能無視醫生這個特殊職業的道德要求。

    一個對患者缺乏同情心的醫生不是好醫生。”

    師祖是不同的。

    他老人家從青年時期接診第一個病人開始,臉上的微笑從來都不會消失。

    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

    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

    年長的,就按照自己的長輩對待。

    比自己年輕的,就按照平輩和兄弟那樣對待。

    對待孩子們,就成了慈祥的長者。

    幾十年啊,超過半個多世紀的行醫生涯中,梅祖師在給病人看病的時候,臉上從來都是微笑著。

    無論病人的病情危重還是輕微。

    無論他在中醫醫術上已經享有了多麼令人仰望的成就和名聲。

    這種微笑就像一副安神劑,給了病人極大的安慰和信心。

    師祖曾經對張旭說過:“記住啊,小子,微笑,發自真心的微笑才是最好的藥方。

    微笑可以讓別人認為你胸有成竹,他的病不足為懼。

    微笑可以讓病人心裡舒服,讓他們念頭通達。一個念頭通達的病人要比一個心裡很彆扭和鬱悶,愁眉苦臉的病人痊癒的時間快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