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796章 在廢墟上重建

於是他反覆思考研究,又拿出來給大家討論,在理論上也大概知道需要這樣做,但是當初第一次手術不敢調轉主動脈和肺動脈,現在怎麼可能敢調轉,現在的難度比當初可是大很多。

這時,辛教授說:“你找三博的楊教授問問吧,看他有什麼辦法沒,能不能做這種手術。”

此時陳教授加入了微信群,找到楊平。

楊平讓陳主任把病例資料發到自己QQ郵箱,自己看到病例資料再說。

很快,楊平收到病例資料。

的確,嚴重的先天性畸形-——主動脈與肺動脈長反了,左右心室的間隔上有一個缺口。

在半歲,三歲,去年,分別做了三次手術,三次手術之後,左右心室被完全打通,本來又隔牆的房間變成一個大房間,而主動脈和肺動脈還是反著的。

要不是前三次緩解手術,這個小孩恐怕活不到現在。

這個病例當初如果要根治,除了修補室間隔的缺損,還必須將主動脈和肺動脈從根部調轉過來,這種手術世界上沒有先例,難度及風險極大,難怪當時陳主任只是做緩解手術,沒有嘗試根治,因為當今世界根本就沒有這種術式。

現在在做緩解手術,已經不可能了,兩個心室已經打通成一個大腔室,還怎麼緩解。

如果要救命,現在只能做根治手術,嘗試將主動脈和肺動脈調轉,恢復到正常的解剖位置,然後再將室間隔重建。

手術難度非常大,風險非常高,相當於在廢墟上重建一座房屋,目前世界還沒有先例。手術也非常大,估計心臟受的縫合針數在達三千針。

“讓孩子來我這吧,可以手術-——”

——

可能孩子的家長非常著急,楊平認為可以根治之後,他們第二天就從帝都趕到三博醫院,找到楊平。

按照約好的時間,下午,家長帶著孩子見到了楊平。

孩子叫麥子景,父母都是高知,父親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博士,母親是中南政法的碩士,兩口子都是農村讀書通過高考拼出來的。

父親在鵬城一家世界頂級通訊科技公司做工程師,年薪幾百萬;母親考了鵬城的公務員,工作穩定,所以家庭條件都不錯。

父親麥吉富頭髮基本上全白,讀書的時候沒少下功夫,他的太太安穎慧頭髮也看得到少量的白髮,這兩口子從農村娃一路奮鬥今天這地步,付出很多汗水。

“楊教授,您看,這是小孩的檢查資料,我全帶來了,您幫看看,讓您費心了。”麥吉富很謙卑的樣子。

安穎慧牽著孩子安靜地站在一邊,讓丈夫出面溝通。

楊平將所有的資料認真看一遍,然後帶他們到病房的診室,詳細地查體。

小男孩的前一道長長的疤痕,從胸部延伸到腹部,非常刺眼,讓人看後觸目驚心。

“已經做了三次手術,這都是以前手術留下來的。”麥吉富介紹。

楊平只是聽著,沒有說什麼,專注自己的查體。

與之前自己的初步判斷沒有太大的出入,先天性心臟病,最初的病情是主動脈與肺動脈反位畸形,室間隔缺損,後來為了緩解病情,醫生做了三次手術,將兩個心室逐步弄成一個腔室。

其實陳主任已經盡力,否則這孩子活不到八歲,陳主任的水平也是一流的,但是因為這種畸形比較罕見,世界上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手術,所以陳主任沒辦法做根治手術,只能通過手術緩解症狀,為小孩爭取時間,希望以後醫學發展,可以有更好的手術方法來徹底解決問題。

“要不是之前醫生的三次手術,小朋友很難堅持到現在,我們要感謝這位醫生,憑一己之力,將孩子安全地護送到現在,辦法是有,風險很大,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與我們一起冒險?”楊平與孩子父親單獨溝通。

麥吉富是讀書人,懂得這些道理,風險肯定很高,他點點頭說:“我們願意冒險,以前首都的醫生說過,如果不能夠徹底手術,孩子很難再邁過這個坎。”

“你明白就好,這個手術的成功率只有八成。”

八成,是楊平的慣用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