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025章 黃金不久埋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黃金不久埋

    而要糾偏這種風氣,就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

    還是以文武之道舉例。

    首先,要明確祖宗“以文制武”的正確含義,在賞給之外,給予武臣應有的尊重。

    其次,要努力培養素質更高的軍士和將領,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

    新軍的成立,就是一個例子。軍中將士,皆通文字,懂文化,明數算,守制度,知節尚義,血勇盡忠。

    其三,要通過輿論宣導,褒揚忠烈,培養尚武之氣,在學宮中增設武學,騎射,體鍛,劍術等科目,激勵士風。

    其四,提高入伍標準,精煉部伍,提高下層軍士待遇。

    大宋軍營,不是什麼垃圾堆汙溷場,而是大宋武備精英,希圖報效國家的有志青年的集中地,培養地。

    軍隊,是一個大熔爐,大學校,不但要培養出合格的軍事人才,還要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生活的技能,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社交禮儀。

    一句話,人樣子。

    即使有一天放下刀劍,他們也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國民,繼續為大宋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上述內容就可以看出,風氣的塑造和轉變,是一個長時期,多方面的,精細的過程,等到風氣逐漸凝聚之後,才能形成國家氣質——國格。

    國格,是一個國家所具有的榮譽,尊嚴、品格、聲望和影響,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地位和作用。

    對國人來說,自覺地捍衛祖國的榮譽與尊嚴、服從和服務於提升國家的聲望和影響,是其道德判斷的首要標準。

    上到天子,下到草民,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

    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弦高犒師,藺相如完璧,蘇武北海牧羊,真宗親赴澶淵!

    只有國民素質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體會和明瞭這一點。

    這是一個新的概念,蘇油直到自己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之後,才提了出來。

    因為這裡邊埋藏著一個巨大無比的雷——那就是當有一天君主的作為傷害到一個國家的國格的時候,國人們應當如何選擇?

    當然這一點現在沒有任何人看得到,就連親自起草條陳的蘇軾,都對小么叔的理論水平嘖嘖稱道。

    因為現在國家和君主還是一體的,是統一的,就連蘇油都希望,需要選擇的時候,永遠不要到來。

    那就意味著動盪和流血。

    而且所有人都不會相信,幫助趙頊解析相權,鞏固君權的蘇油,內心深處還會藏著這麼深的“反動思想”。

    大宋在歷次的對外戰爭中,一次次被打傷打殘,國家正需要一個這樣的概念來提振民心,可以說蘇油提出的這個概念,在現階段的宋朝,是上下一同支持和贊成的。

    而且也的確站得住腳,弦高,藺相如,蘇武,他們的作為,絕對不僅僅是對君王的忠誠就可以解釋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