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164章 文物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文物

    見蘇油還美滋滋地客氣道謝,一邊的歐陽發不由得掩口失笑。

    蘇明潤的大字書法,除了聽說趙頊那裡收著一幅,方知味迎門那裡有一首少年時候寫的詩歌,嵩陽書院門口幾個字校訓,陝西路轉運司門口有半幅警語以外,就再沒有聽說過了。

    物以稀為貴,一個字換孫掌櫃這一個攤子,孫掌櫃都還得往外找補!

    一頓飯把蘇油吃美了,胡辣湯裡的羊肉和蘿蔔骰子丁味道很不錯,尤其是孫掌櫃還帶賣豆腐腦,蘇油將豆腐腦和胡辣湯倒在一處,頓時就喚起了兒時的記憶。

    吃過飯,歐陽發又領著蘇油去學宮,劉門頭留在了後頭,對孫掌櫃低聲說道:“那簾招趕緊請高手匠人複寫一個,真貨就收起來吧。老孫你狗日當真是福星,娶得個好渾家啊,這是傳給兒孫的生計。”

    孫掌櫃拉著劉門頭:“那是歐陽太守家的子侄?”

    劉門頭笑了:“這幾天留意消息,你就知道是什麼大人物來鄭州了,總之是大好事,能得這位一聲誇,你這小破攤子要發達,走了!”

    ……

    在大宋其它地方,文廟是學宮的一部分,鄭州卻相反,學宮是文廟的一部分。

    因為鄭州文廟,是華夏曆史上的第二座文廟,建造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包括殿宇廊亭兩百多間,佔地三十七畝。

    鄭州現在不差錢,歐陽發不修衙署,但是卻撥款將文廟學宮予以修復,造得非常不錯。

    整個學宮文廟,佔據了一條街,東西入口,各豎了一所牌坊,一名“金聲”,一名“玉振”。

    學宮內不少古樹,已經有九百來年的歷史,行走在蒼松古柏其間,讓人不禁大起思古之情。

    欞星門後的泮池畔,一株白梅已經開始打蕾,見到這情景,蘇油就想起了當年那個曾經耍賴讓自己題詩的老人。

    那是一個九十多歲還能保持赤子之心的老人,一生著述甚豐,其理論思想卻不為故國所容,但是又在大理,西南夷中大行其道,如今還流傳到了南海。

    一生仕途不暢,卻培養出了文彥博,自己,還有許許多多的眉山學子。

    他的思想,結合三教,其實是讓儒家學說從神壇上走下來,走到家家戶戶的日常生活中去。

    他的思想,離開了士大夫的主流,但是卻在市民,商賈,夷人,在大宋社會的中下層中起到了指導作用。

    他的思想,被蘇油繼承、改造和發揚,與理工結合,通過另一種方式,成了一門顯學。

    他的思想,經過蘇油的武裝之後,成了那些新的階層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