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286章 青岡峽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青岡峽

    劉昌祚救援延州之後,六路都經略司便電報讓他不用回來,在延州修整,然後領取糧秣,直接從環慶出白馬河,攻擊夏人對抗環慶軍的重鎮韋州。

    這一路梁永能不得不救,待到梁永能分兵之後,高遵裕便可以直叩蕭關,以最小的代價奪取最大的一條戰略通道。

    蘇油接到方案之後將作戰計劃做了小小的調整,李文釗人設立得太漂亮,以至於宋夏兩方都錯估了他的立場。

    梁乙埋甚至認為李文釗自幼飽讀詩書,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一定會捐棄前嫌,即使不幫助自己,也會獨立與宋軍作戰,依託天都山,牽制宋軍主力。

    甚至六路都經略司幕府當中,持此論的人都不在少數。

    只有蘇油看到了李文釗的本質,這位不是什麼真英雄,這位有個更合適的名詞來定義——務實型政治家。

    你不是要人設嗎?我給你更好的人設,民族英雄這個名頭怎麼樣?

    加上趙頊的聖旨,天都山的饑荒,以及蘇油對降臣表現出來的尊重,李文釗最終……還是選擇了務實。

    甲辰,朝廷在孫固的不斷敲警鐘下,終於開始轉變口風:“據措置麟府路軍馬司奏,探得西賊對境大集兵馬,屯聚八九處,多至六七萬,少亦不減二三萬人。”

    “又於通道多塹絕山谷,設為嶮阻,其備甚謹,未知虛實。”

    “可多驗降人或得力閒諜參證其事。仍關報種諤,令穩審山川道路及擇進,勿致為賊所誤。”

    詔李憲:“近據東北諸路所奏,夏人舉一國之兵以當官軍,約三四十萬之士。”

    “今西南地分全虛,若非本路及董氈之軍深入以分其勢,則慮得並兵東向,以御大軍。”

    “爾宜依累降處分,部勒行營將兵,並緊約董氈兵馬前去招撫討除。”

    又詔沈括、李稷、範純粹:“大軍且出界,朝廷日欲知其動靜,卿等可俟軍馬啟行,如軍中未發奏,閒日遣人探候官軍所至,及平安動靜以聞。無令斷缺,庶上下安慮。”

    又詔李憲:“昨九月辛丑洎甲辰御前及朝旨,所以令李憲等協力深入,殄滅賊巢,或勒兵過河,攻取涼州,須舉兵並進,不得止遣偏裨者,無他,蓋慮將帥有當進不進之失,止於築城數壘而已。”

    “今聞所部克復天都,焚滅偽僭,慰甚。當併力前出蕭關。”

    “宥州若下,則西路可至中軍取糧,平川大道,無饋運之憂。”

    “其後或並進靈武,或轉趨涼州。要當攻其所必救,乃於首尾之勢有助,無或觀望遷延,有誤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