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394章 填平

    三路今年沒有災荒,解決了灌溉問題後,糧食、瓜果、牧草、棉花、油菜,再次豐收。

    三路在甘州、攤糧城、夏州、五原、九原,設立常平倉,收儲官田糧食。

    為了防止穀賤傷農,還以七十文一斗從民間收購。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收進,三路目前已經收儲了足供兩年的糧食,請朝廷制置各地常平倉使管理。

    三路產鐵兩千五百萬斤,煤六千萬斤,銅三百萬斤,銀六十萬斤,金三萬兩。

    刪丹馬場,開始向渭州狼渡馬場轉場牲畜,其中馬十萬匹,牛三十萬頭,騾四萬匹,駱駝三千匹。

    三路今年供應內地棉布五萬匹,毛呢十萬匹。

    沙州海關,蘭州榷場,計得稅四百萬貫。

    支出方面,前期規劃的幾條道路,已經改造大半,其中瀝青得到大量應用,最重要的沙蘭線,已然貫通。

    銀豐監到蘭州的鐵路已然修建完畢。

    沙、甘、肅、涼、蘭五州,張掖、武威、五原、九原四城,賀蘭堡、烏喇海城、黑山堡,應理關,已然修建完畢。

    文化方面,各州州學、小學,均已修建完畢,配備教師,共計招募學生五萬人。

    除敦煌文獻,張掖、武威故城遺址,又發現了秦、漢兩朝簡書。

    敕建大雙塔寺,已然修竣,紅衣大和尚召集僧眾四百人,正在翻譯敦煌蕃書。

    河西儒家紛紛出世,臣請於三路試明年科舉,允許舉人赴京參加禮部試。

    最後,如今三路人心已經凝聚,臣請效大宋內地,開馳宵禁,正月裡舉辦花燈、廟會、夜市,讓三路百姓,和大宋內地百姓一樣,感受到新年的愉悅!

    奏報送達,再次驚掉一地眼球,點石成金蘇明潤,果然名不虛傳!

    寧夏三路,啥時候成金窩窩了?要是這樣的話,為何李元昊的時候,夏國人民這麼苦逼?!

    蔡確上奏,請求派遣使臣,前去三路,學習蜀國公的先進經驗。

    此議被趙頊駁回,這樣是對三路官員的極大不信任,需要問什麼,中書下旨,令尚書省轉給三路都轉運司,上奏以聞便是。

    同時令戶部左曹、內藏庫,上三路納進金銀白玉等項以聞。

    令陝西四路,上納進三路牛羊馬數以聞。

    最後數目呈遞上來,朝中大譁!

    蜀國公竟然還為皇帝打了遮掩——平夏戰爭中,趙頊花掉的六百萬貫,已經被蘇油偷偷給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