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397章 金剛崖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金剛崖

    十一月,青唐城,金剛崖寺。

    西藏佛教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從蓮花生將佛教帶入西藏,經松贊干布後一系列的吐蕃君主的推崇,大約有三百多年時間,佛法昌隆,這段時間,稱為“前弘期”。

    到唐武宗時期,和漢地一樣,吐蕃佛教與王權、世俗、本土宗教的衝突變得不可調和。

    吐蕃贊普達瑪開始滅佛,寺院被關,佛經被焚,佛像被毀,僧人或被逼還俗,或棄佛歸本,或迫其打獵。

    這種從根基上催毀佛教的滅絕行為,對傳播不久、根基不深的西藏佛法而言,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他滅佛,佛教徒認為他是牛魔王下界,因此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個牛字,就變成了朗達瑪。

    這樣的鎮壓是空前絕後的,從松贊干布時代開始傳入西藏的佛教,經過三百來年的經營所形成的西藏佛教,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從此西藏經歷了大約一百多年的無佛教時代。

    到宋代初年,才有魯梅等往西康學佛法,回藏重集僧伽,弘揚佛教。

    西康就是如今雅安二林松潘一帶,紅衣大和尚,活佛吉多堅讚的故鄉。

    此後西藏佛教再未中斷。對前弘期而言,這個新時代的佛教,名為“西藏後弘期佛教”。

    後弘期佛教重入西藏地區,主要是通過兩條線路。

    一條是以印度僧人阿底峽尊者為代表,從印度傳入。這一路,被稱為“上路弘法”。

    這一條路,保留了濃厚的西藏原生佛教色彩,復興了蓮花生傳入,結合西藏苯教色彩的密教,所以也被稱為“新密”。

    而另一條,是朗達瑪滅佛之時,僧人瑪爾釋迦牟尼、藏饒賽等三人在拉薩西南巴丘帕裡的山間修行,一日忽見有個身著袈裟的僧人行獵,尋問之下,方知滅佛事件。

    於是三人帶著佛經,取道西域于闐,輾轉逃到青海尖扎、化隆一帶繼續修行,晚年收穆斯薩巴為徒,並以三僧之名為徒命名,稱作“釋迦格哇饒賽”。

    釋迦格哇饒賽繼承三位先師的遺志,潛心研習教理,大力弘揚佛法,跟隨其出家者日漸增多。

    宋初,桑耶寺主持希堅贊出資,送魯梅楚臣喜饒、洛敦多吉旺共十人到青海西寧一帶學法取經。

    魯梅等人到青海後師從釋迦格哇饒賽學習佛教經典,並受比丘戒。

    在此期間,諸人輪番前往西康,在這個時代,毫無疑問地受到二林地區集佛、巫、儒於一體的“祖廟學術”的影響。

    這些人學成返藏後,大規模建寺、渡僧、傳教,並將他們的師長釋迦格哇饒賽尊稱為“喇勒·貢巴饒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