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538章 彈劾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彈劾

    這道策試題很有意思,也很有難度,用的是趙煦這個小皇帝的語氣。

    意思是說現在想學仁宗皇帝忠厚吧,又害怕百官因此懈怠,不勝任職務,至於竊祿;想學神宗勇於進取吧,有怕監察官不明白真正的用心,對百官過苛。

    然而漢文帝也寬宏,卻沒有聽說臣下有怠廢職守的;漢宣帝講求名實相符考核嚴格,也沒有聽說有督察過甚的錯誤發生。

    大家來就這件事情,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朱光庭之所以彈劾這道題,是說學士院不失大體,語帶譏諷,這題底下的本意是說仁宗的忠厚和神宗的精厲都有問題,以至於百官有偷、刻的現象發生,導致現在陛下想學而不敢。

    這是“謂仁祖神考不足師法”,要求給命題者治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

    高滔滔一開始不以為意,詔“特放罪”。

    放罪是宋代的一個司法名詞,就是“原諒不追究”的意思。

    蘇軾表示不服,上章自辯。高滔滔也反應了過來,放罪就是有罪不追,意思到底還是有罪,趕緊召回指揮。

    呂公著看過試題,覺得這題明明是說:我想學仁宗擔心學不好,想學神宗害怕學不來,意思是仁宗如漢文,神宗如漢宣,都做得很好,現在問參考的人,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做得跟他們一樣。

    這樣理解,根本沒什麼毛病啊?

    但是臺諫不依,御史中丞傅堯俞,侍御史王巖叟繼續上章緊跟:“以文帝有弊,則仁宗不為無弊,以宣帝有失,則神宗不為無失。雖不明言,其意在此。”要求嚴懲蘇軾。

    程頤是司馬光呂公著的門人,二程裡邊,程顥蘇油是比較看重的,程頤就是個迂腐之人。

    他的那一套學術,其根基在嚴密實證的理學跟前,根本就無法自圓其說,所謂的從心,純粹是自己騙自己的虛偽,與後世陽明心學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而自入朝以來,他的那套政務手法,更是根本就行不通。

    比如以折柳教訓趙煦,引得趙煦反感,司馬光嘆氣。

    比如大家準備冬至賀坤成節,程頤建言:“神宗喪未除,節序變遷,時思方切,恐失居喪之禮,無以風化天下。”要求將“賀”字改成“慰”字,高滔滔都懶得理他。

    比如讓他定製太學條例,程頤認為“學校禮義相先之地”,認為“月使之爭,殊非教養之道”,要求取消月考。

    奏請改“試”為“課”,學生沒學好,則學官“召而教之,更不考定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