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380章 學問

    第三百八十章學問

    說完笑道:“總之關蜀兩學,還是有不少相通之處的,元素以陰陽相合,成為化合物,這也是得到證明了的。”

    “同樣的,我們也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正負兩面性,這個理論轉換到剛剛先生的問題上,同樣存在。”

    “世上沒有絕對的君子,也沒有絕對的小人。一位君子,可能私德有差,可能不近人情。”

    “而一個小人,卻可能人人覺得可親,可能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

    “各派儒學皆重經世,蜀學卻更重致用。”

    “眉山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工學的成就,因此形成的理論,必然帶上墨家的一些色彩。”

    “蜀中文人好文辭,因此名家之說,也吸收不少。”

    “天竺因明說的的翻譯,在晉代便已完成,龍老結合大理實際,更是闡述得明白。”

    “商業繁榮發達,因此合同極多,養成了眉山人善訟的風氣。”

    “所有這些東西加上儒家本宗,十多年發展下來,形成了一套關於思維規律的學問,並將之應用到生產實踐當中。”

    “這套學問,是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個嚴密的體系。”

    “但是因它最初更多的表現在語言和文字的處理上,因此叫輯問之學。又因其如網周密,故而以邏修飾,稱為——邏輯。”

    張載問道:“能否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這門學問?”

    蘇油笑道:“大蘇曾經在大相國寺與道隆大和尚打機鋒,大蘇問道隆:佛祖萬能否?”

    “和尚答曰:然。”

    “大蘇又問:然佛祖能造其不能舉之巨石否?”

    張載有些朦朦朧朧的感覺到一些東西:“若佛祖能舉巨石,則第二問不成立,若佛祖不能,則第一句不成立。第一句與第二句,形成了一個……悖論。明潤,若你是和尚,該如何回答?”

    蘇油說道:“按照邏輯歸納來說,兩個假設形成悖論,則必有一不為真,一二問中,任一問為否,則邏輯假設成立。因此和尚大可以換一種說法:佛非萬能,然差近也。”

    張載恍然:“果真如此。”

    蘇油笑道:“當然這是邏輯學的正解,大和尚是高人,因此他用了另一句話來回答大蘇。”

    張載問道:“什麼話?”

    “道隆大和尚笑答道:‘和尚所言,盡是誑語。’”

    張載也是聰明人,一下抓住了關竅:“這也是一句邏輯悖論!如果和尚說的全是假話,那他這句話就成了真話,不成立。如果和尚說的不是假話,那他說了真話的事實,同樣否定了這句話的內容!道隆和尚,機鋒當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