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505章 擇術為先

    第五百零五章擇術為先

    乙巳,詔翰林學士王安石越次入對。

    趙頊重新開啟了召問富弼那天的話題,問為治所先。

    王安石顯然對此深思已久,對道:“擇術為先。”

    趙頊又問:“唐太宗,何如?”

    王安石不滿地說道:“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太宗為哉!”

    “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煩,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難。但是末世學者不能全盤的瞭解,因此以為高不可及耳。”

    趙頊臉紅了:“愛卿你這是在批評我了。那祖宗守天下,能百年無大變,粗致太平,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王安石表示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退而奏事,這就是著名的上書——《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文章首先總結皇宋立國的基礎,幾任皇帝的性格姿質,認為除苛政,止虐刑,廢強籓,誅貪殘,躬以簡儉為天下先,出政發令安利元元,是立國百年而天下無事的原因。

    但是因為“人君朝夕與處,不過宦官、女子;出而視事,又不過有司之細故。未嘗如古大有為之君,與學士大夫討論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

    也就是說,我朝皇帝理論水平不高,因而治理天下的管理方法,思維體系不夠先進,還是原始自然狀態,搞不清楚什麼是事物的真正本質。

    所謂“一切因任自然之理勢,而精神之運有所不加,名實之間有所不察。”

    這就導致了諸多的問題,造成“君子非不見貴,然小人亦得廁其間;正論非不見容,然邪說亦有時而用。”

    只注重人才的吸收,卻忽略了人才的培養;只注重官員的科名資歷,卻忽略了他們的實際政績。

    這就導致官員們“交私養望,上下偷惰;轉徙之亟,難於考績;遊談之眾,得以亂真。”

    這種風氣導致庸才充斥官場,能人難以提拔。

    影響到其他方面——

    農民明明負擔沉重,卻沒有任何舉措減輕他們的負擔,救恤困難。

    兵士明明雜於疲老,卻沒有任何申敕加強訓練,給將領大膽放權。

    宿衛裡聚集著卒伍無賴,還是五代姑息羈縻那一套;

    國家財政毫無章法,所以皇帝雖然儉約,而人民不富;雖然勤憂,而國家不強。

    所以國家能百年無事,與其說是人事,不如說是天助!

    幸好非夷狄昌熾之時,又無堯湯水旱之變!

    “伏惟陛下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終怠,則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

    上天的幫助不能永遠倚仗,人事的施為不能始終懈怠,陛下,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