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蘇廚第779章 大案

    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案

    於是就在火光下開席,經典的川味九鬥碗,臘味香腸,其中血皮菜炒豬肝,雞湯冒豌豆尖,紅嘴芋粉條,這幾樣獨特的家鄉農家菜,吃得蘇油眼淚都快下來了。

    李老栓見蘇油吃得不停嘴,非常開心:“粉條的做法,還是當年少爺傳下的,還有紅嘴芋跟血皮菜,那是蜀中人家常年累月種在院子周圍的度荒菜糧,所以我們也帶來了。對了還種上了高筍與百合。”

    高筍就是茭白,這玩意兒在太湖周圍種那是高產,百合,就屬於兩浙路的傳統作物了。

    李老栓繼續說道:“跟萬春他們都商量好了,今年要收油菜,稻秧就下得比他們晚點,收得也比他們晚點,到時候請他們過來幫幫忙,好傢伙一人四十畝地,蜀中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

    劉萬春對李老栓拱手:“說起這個還得請教李太爺,往年兩浙路春播,最擔心的就是倒春寒,為何老丈卻說不用擔心?”

    李老栓笑道:“這個得靠地壟和地窗做出秧室來。”

    地窗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是擠出成型的最新工藝,生產出來的較大面積的照明透光設備。

    玻璃如今成本有點高,不過硝棉工藝的成熟,讓賽露絡已經便宜了下來,這玩意兒一樣透明。

    將目數很低的賽露絡絲網,通過擠出機,就塗抹上了一層賽露絡融化擠出料,再通過壓光輥、冷卻輥筒,由工人們在一邊操作截取,就可以得到一片片面積較大的薄薄的透明板材。

    這套設備加工難度最高的就是那個壓光輥,必須打磨到鏡面級。

    生產出來的板子,當然不能與玻璃相比,最多隻能用三五年,不過勝在產量大易加工,加上木框進行加固,可以用作透光的大窗戶。

    蘇油讓四通搞出這個東西的目的,其實不是最初不是為了農業,而是用來保護家裡邊的字畫的。

    家中如今的字畫太多了,而且有些字畫必須掛出來,既是面子也是裡子。

    真正的晉人密本想都不用想,蘇油只負責讓程家書坊用雙鉤法制版,然後往宮裡送,不留這份是非。

    但是比如仁宗皇帝賞賜的“克慎精勤”,那必須得是玻璃檀木框裝裱了。

    次一等比如歐陽修親書的《醉翁亭記》,司馬光親書的《布衾銘》,王安石親書的《明妃曲二首》等,那也得是賽露絡壓面,加棗木,櫻桃木做框。

    再次一等,比如大蘇,黃庭堅,蔡京,還有趙頊奶媽的兒子,如今的含光縣尉米芾,他們的書法和詩文蘇油收集了很多,這些就只配用賽露絡加松木,榆木的框子了。

    這東西現在已經漸漸流行起來,士大夫家中大堂,如今要是沒有一副名家所作的賽露絡紫檀框架的高雅楹聯,都不好意思請文友來家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