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623章 炮樓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炮樓

    焦炭通過水蒸氣,能夠得到氫氣與一氧化碳混合氣,在水蒸氣繼續作用下,進一步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氫氣。

    如果是紅熱的碳,則空氣中的氧會變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與氮氣的化合物。

    經過去雜吸收,就得到了合成氨所需要的物質——氮氣與氫氣。

    說起來很輕巧,但是過程很難,非常難。

    因為提純的過程需要高壓,讓二氧化碳溶於水,被吸收除去。

    不能讓氧氣殘留,否則與氫氣反應會發生爆炸。

    之後氣體反應還需要兩百個大氣壓,六百度的溫度以及氣體循環。

    這套高壓容器,直到前年研發柴油機的過程中才研究出來。

    除此之外還要產生高壓的動力,雙螺旋氣體壓縮機,則是研發冷庫時的產物。

    具備條件後,還需要催化劑,這個倒是簡單,蘇油帶著前世的記憶,鐵氧催化。

    但是問題還多,即便有了催化劑,氨轉化率也不到百分之二十,因此還得讓高壓氣在管道內反覆循環,不斷通過催化板,這又需要精密鑄造與焊接工藝。

    好在鋁熱劑和電弧焊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壓力容器要用到鋼材,鋼材含碳,在高溫高壓下容易被氫氣搞脫碳。

    這個問題蘇油做了貢獻——簡單,咱們以前焊接技術不行的時候,不是拿銅皮製造火車蒸汽機的內膽,然後在外邊包上鋼殼加強耐壓程度嗎?

    那咱也可以在高壓容器內壁貼他一層純鐵皮,鐵有正好具有催化作用,這不就解決了?

    張天師試驗了一下這方法,效果很好,還連帶解決了加工難度的問題——鐵皮包鋼殼,鐵皮容易加工,鋼殼分體分段衝壓再用鉚釘固定就行,兩百大氣壓的強度完全可以保證,還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

    合成氨鐵氧催化劑和鐵包鋼的點子,讓蘇油缺席拿到了年前的化學傑出貢獻獎。

    理工人理工魂,解決問題人上人,降下成本才是神!

    這是現在流行在京師大學堂各個學院的俏皮話。

    有了廉價氨氣,後世的侯氏制鹼法和真正的三酸兩鹼鹽化工才算是誕生了。

    這是大宋理工發展的最新成就,也是大宋如今科技之最高成就,技術含量比製造槍炮還要高。

    沒有前幾年諸多新工藝新發明的爆發式進展,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穿越四十三年時間在大宋搞出合成氨工藝,這已經是二十世紀初的技術,以後的人們評價這段時期的科技發展,恐怕只能用“牛逼”二字來形容。

    到此再進一步,就是化肥跟炸藥。

    趙煦的一千五百萬貫,光這一個長蘆鹽化工基地的產能就能給他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