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841章 改革

    王中正和狄詠提舉三衙,王中正為侍衛親軍馬軍司都指揮使,狄詠任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開始著手全面改造上四軍。

    其餘南征武將文臣,一應賚賞有差。

    軍士賞給三倍!

    同時,根據權御史中丞鄧潤甫,侍御史知雜事蔡確,奉詔同制置解鹽使皮公弼所請,廢除舊鹽引,給鹽商們一年的時間,將舊引替換成新引。

    新引只承擔提貨憑證的功能,不再具備類似信用貨幣的作用。

    宋朝出昏招將解鹽作為淮南六路發運司倉本數年之後,終於扛不住了。

    同提舉成都府等路茶場公事蒲宗閔也趕緊上書,如果鹽法扛不住,那蜀中的茶法更加扛不住,同樣必須改。

    發運副使盧秉上書,太好了,去年淮浙蝗災,陛下你讓發運司出本界上供之米,損市價糶,以活饑民。

    然臣經過仔細考慮,覺得就算將米價降下來,貧者終不得米,所以請先清償糴本,盡以其餘賑恤流民。

    臣以前的發運司主官入奏,每每多獻羨餘以希恩,成了替陛下賺差價的工具,欠了三司七十萬緡舊負長期不還不說,一門心思撈錢,根本不顧老百姓死活。

    發運司的職責應該是監督六路財賦,本來就不該參與做生意,不該有“羨餘”這個概念。

    這次正好,本錢也沒有了,庫存也沒有了。

    要不,咱將這機構撤了吧?

    大宋經過實踐之後,證明了蘇油和張方平以金融論為指導的前瞻性目光是正確的,預言轉運司賣大米,解鹽官榷,蜀茶官榷統統行不通,也是正確的。

    有了兩浙鹽和蜀鹽蜀茶的成功示範和失敗對比,趙頊終於下定決心,將川峽四路的茶政,重新交還給市場,並且在陝西禁榷解鹽!

    藉著這兩千萬貫的飛來橫財,大宋終於開始了進一步的財政改革。

    現在的大宋專榷的大宗,就剩下全國範圍內的貴金屬,以及河北鹽,與福建茶了。

    河北鹽專榷,主要是出於軍事目的,不是經濟目的。

    也就是說,大宋幣值,與鹽,正式脫鉤了。

    商品經濟繁榮發展,紙幣的流行,解決了錢荒,衝破了專榷的封鎖,這當然是值得祝賀的好事情。

    政府和皇室終於開始漸漸轉換思路,用另一種方式思考經濟問題,蘇油感到無比的慶幸。

    真的,你們要是再不快點,全大宋的錢都快被老子掙完了!

    幣制改革和經濟改革,三司當然是排頭兵。

    權三司使沈括在定策時一力支持皮公弼,認為鹽政的確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了,這次改革對國家的好處,將是難以估量的。

    趙頊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