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658章 蕃坊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蕃坊

    欲修城必先拆遷。正好儂智高之亂,讓城西靠近子城的建築盡數化為灰燼,反而讓大量的拆遷障礙一掃而空。

    當時廣州知州的職務已經成為燙手山芋,一方面,朝廷施壓讓地方官築城,另一方面,知州們擔心工程失敗會被問責。

    比如餘靖,因為嶺南出身,深知廣州修城困難,就寧願不升官也要辭免廣州職務。

    但是程師孟本身魄力十足,決心迎難而上,堅持要在土質疏惡的廣州西面,築起一座新城來。

    趙頊不但同意,還特意派遣使臣,給程師孟帶去稜堡的圖紙。

    不過趙頊是想多了,造磚得用粘土,須得取自農田或是深挖埋藏於地下的膏泥,城磚在廣州可精貴得很,不可能用本地的蛤殼土和酸紅土燒造得成。

    知州一個接一個地到來,都以無土燒磚而放棄修城。

    當初呂居簡見到街衢有砌石段,便馬上借去修城腳。

    直到好幾任知州之後,官府燒出城磚,才歸還了從老百姓那裡借來的城腳石料。

    熙寧五年八月,西城歷時十個月的艱難建造,終於完工,整個廣州城周長十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二丈四尺,九門,將廣州最繁華、人煙最稠密的蕃坊納入城中。

    廣州到此奠定三城並立的格局,宋代廣州城,總面積擴張到唐城的四倍以上。

    有了安全的城防,廣州才成了吸引商賈們前來貿易的地方,城南的西澳成了有城牆和碼頭保護的內港,商船往來,百貨充盈,為“五都之市”。

    附近還有大市街、象牙街、瑪瑙巷等街巷,程師孟得意地留下一首詩:“千門日照珍珠市,萬姓煙生碧玉城。山海是為中國藏,梯航尤見外夷情。”

    但那是程師孟給自己臉上貼金,相比唐代廣州蕃坊胡人商賈往來不斷,人數長期十萬以上,象牙、翡翠、珠璣、蕃藥不計其數,積載如山的盛況,還差得遠。

    原因就在於大宋的經濟制度——“專榷”。

    雖然廣州從入宋之初就成立了市舶司,但是最初的貿易方式非常原始,市舶司和蕃商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貿易,其中的大宗商品,由市舶司盡數購入上繳朝廷。

    廣州市舶司用這種方式,經過多年努力之後,漸漸在常年裡,能夠給汴京輸送價值七十萬貫左右的貨品。

    最牛的一次是購得價值百萬貫的乳香,那一年廣州市舶司貿易額達到了一百五十萬貫。

    在歲入盈餘只有六七百萬貫的宋朝前朝,這就算是了不得的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