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778章 不答應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不答應

    無數早已對蕭託輝恨之入骨的官員們紛紛跟進,他們的話可就沒有王經這樣客氣了,當年大宋保守派怎麼罵王安石的,現在遼國官吏差不多就怎麼罵蕭託輝的。

    緊跟著受到打擊的就是鷹券和債券。

    在女直和遼國發生戰爭後,鷂鷹的稀缺就成了可期的必然,這個故事帶來的就是鷹券的一波狂拉,極品十三黃鷹券的價格從五千貫一路飆升,最終竟然突破了一萬貫,到達了一萬三千貫一頭的頂點。

    無數手持鷹券的大戶還沒有來得及從迷夢當中笑醒,卻突然發現,市場上待售的鷹券越來越多了。

    趙仲遷出手極準,利用倒倉在女直和遼國的戰爭期間哄抬鷹券價格,然後將手裡的鷹券全部清倉。

    不到一個月,十三黃鷹券的價格掉頭如飛瀑一般暴跌,從一萬三千貫跌落到兩千貫,而且頹勢依舊不減。

    直到現在,人們才發現,鷂鷹這玩意兒說到底就一玩物,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

    直到現在,人們才發現很多鷹券其實連鷹都沒有,乃是從獵戶手裡預定的“期貨”,最久的甚至排到了五年之後。

    這種明顯大於市場需求的亂象,之前價格高企,必定有人在底下託底,只不過到現在,那隻手突然抽走了而已。

    不少遼東的富豪,一夜之間淪為乞丐,投河的,上吊的,闔家服毒自盡的,一時間遍及南部。

    這場動盪在南部諸州影響擴散的程度與速度非常劇烈和快速,緊接著,百姓們發現市場上的舶來錢越來越少,絹鈔越來越多,物價一日三漲!

    儲戶們開始湧向各處錢莊,取出存款,兌換成自己能夠找尋到的舶來錢、絹帛、糧食、鹽、希望能夠讓自己的資產保值。

    到最後就連粗陶麻布這些不值錢的東西,都成了搶購的稀缺商品。

    不少錢莊開始面臨倒閉之危,紛紛向通錦錢莊求助。

    要命的是,遼國接下來即將進入青黃不接的季節,糧食又開始出現短缺。

    往年這個時候的糧價,本來就要上漲,在大家不缺絹鈔,全民搶購的風潮之下,糧價首先飆升,很快漲到一石五貫絹鈔的高價!

    恐慌開始蔓延,商賈們都在惜售,農村好些,州府市鎮開始出現搶劫、殺人、打家劫舍的情形。

    不少正直的官員想要出面制止這樣的行為,要求平抑糧價,然而引發的卻是更加劇烈的經濟動盪和搶購風潮。

    南部諸州,市井蕭條如鬼蜮,城鄉百姓人人自危,甚至持械自鬥,市舶司貨品除糧食以外,堆積如山無法轉運,而有錢人不惜萬金,只求一席船位,攜帶闔家老幼奔赴獐子島避難。

    彈章諫議,如雪片一般飛向上京,蕭託輝無疑成了這場鉅變的罪魁禍首,官員們要求王經視事的呼聲越發高漲。

    北府宰相蕭託卜嘉、北院參知政事王師儒、尚書右僕射耶律慎嘉努、南院參政牛溫舒聯袂叩闕,要求大理寺從速結案,要求耶律延禧下詔王經,復出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