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客卿 作品

第一卷 信! 第七章 最後一次演講!

    這,可看作是種人之常情了吧?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

    可即使知道這個道理,我們還是會忍不住陷進去,這便是人性的使然,這便是我以前所忽略掉的那部分人性作用下的結果!

    你們說說看,研究人性中的醜陋是不是很有必要?我們是不是應該對它進行詳細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我們不能因為害怕那些醜陋而選擇逃避和牴觸它們,這樣的話,我們的生活就會永遠處在對人性的偏見上面茫然而無知地活著!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我一無所知,但他並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人到頭來可能正如同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一無所知”,但只要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就不得不有所知!

    為了生存,需要對這個世界中基本的生存技能和方式有所知,需要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所知,也同樣需要對在自己身上時時刻刻體現出來的人性有所知!

    那麼,對於人性中的有所知就不能含糊應付了,就不能明知道在它的認識上有所缺陷還放縱自己的人性去選擇牴觸和逃避它!

    我們此時此刻應該做出的選擇是接受和麵對它們,如此才能在更好地認識人性的基礎之上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和諧和美好!

    也許大家都不願意提及近幾個月以來發生的那起連環失蹤案件,但是作為受害者家屬的我,的確是從它那裡獲得了人性醜陋的感悟,也的確是它讓我再次隱修了起來,思考起了我以前一直以來所牴觸和逃避的人性的另一面!

    最近我有所收穫,但我越研究就越發現它的博大精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目前瞭解和掌握的,就只是它的一點皮毛,是極小的一部分的內容!因此,我才會在此做這最後的一次演講!

    在結束我的演講生涯之餘,也藉此機會將自己的一些微薄見解同大家分享!之後呢,我便要全副身心去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了!

    也許在我的有生之涯裡都無法研究透它們,它們是那麼的博大精深,完全值得我花費餘生去鑽研!

    好了,我想說的和要說的就這些了!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我的演講到此也該結束了!再次謝謝大家,謝謝,謝謝!”

    ……

    他說一聲謝謝鞠一次躬,接連鞠了好幾次躬之後,帶著滿臉的皺紋和眼角的苦笑及眼中的無奈在大家的目送下和如雷般的掌聲的陪伴下,離開了他一直以來所依賴的講臺,進入了幕後,也許從此以後再也不會出來了!

    傅斯年不清楚對方這樣做的原因,難道他這樣做不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逃避著自己內心的傷痛和對兒子的愛嗎?

    連愛都要逃避的人,他就真的能夠脫離開人的身份枷鎖,而將人性的醜陋研究出個所以然來嗎?他不置可否,但是此刻的心裡卻越發的混亂了起來!

    他原本打算去做一些事情的,但是現在卻猶豫了,同時選擇了擱置原本的打算!

    從人山人海中擠出,傅斯年的心裡真不是滋味!自從上次江海柏來找他後,他就隨之從難以接受的狀態中解脫了出來!他開始和江海柏一樣,正視起了那起案子和那個人!他這次的選擇,是面對!

    人們要選擇逃避很容易,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了!而人們要選擇面對也不難,只要控制住那些逃避的情緒就可以了!

    但是,就這麼簡單的兩件事情,他和江海柏卻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而且還是在米風歌默這個兇手的幫助下,才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

    可見,一個人要做到這兩件事情,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那天的天氣,由於人多的緣故顯得特別的悶熱,而每個人的心看起來都是那般的浮躁!

    傅斯年的心本就不安寧,在這樣的氛圍下,情緒的浮躁就越發顯得明顯了!他一步一步往回走著,腦子裡卻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他慢慢地朝著偵探社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低著頭,一副精神不振的姿態!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強烈的疲憊感湧了上來,他感覺到了眼皮的沉重,忍不住就閉上了雙眼,任由睏意席捲全身,就這樣一步一步地進入了虛無的夢境!但是,夢裡面的世界又有誰能夠真正主宰呢?

    他主宰不了,所以即使他想要在夢裡面得到解決現實中困惑的答案,他的夢裡卻仍舊是雜亂無章的印象和亂七八糟的場景!

    他想將他們理在一塊,卻是越理越亂,最後身處現實中的身體也變得更加的沉重了!整個人以無比困頓的姿態躺著,大有睡到昏天黑地的狗熊氣概!

    這一天,可能就要這樣過去了!

    ……

    從這一段回憶抽出神來,是在看完江海柏《最後一次演講》的演講稿30分鐘之後!

    他每看一次這些東西,都忍不住回憶起這些東西到他手時的場景;而每一次回憶過後,他都忍不住以痛苦的姿態對它們進行一番回味!

    對如今的他而言,定時地閱讀這些東西已經成為了他的一種習慣!這些習慣是在他做出無數次相關聯的選擇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進行的綜合!

    在選擇面前,只有可能在某種原則的前提下才可能是隨機的!如果忽略掉一些因素,那麼此刻傅斯年對於第二封信的選擇便可看作是隨機的了!

    他放下了演講稿,拿起了第二封信,開始了他另一次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