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324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

【咱們上學時候都學過一句話,叫做“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什麼叫做客觀規律呢?

從武則天張羅著要給唐朝改號開始算起來,為了充面子:

萬象神宮和天堂前前後後修了兩次。

百億錢的天樞銅柱也修起來了。

前前後後的大雲寺、佛法大會、人造祥瑞、嵩山封禪等等,這些都是要錢的。

而武周時期一沒有發生人口爆炸,二沒有發生工業革命。

老太太的日子逍遙無邊,老百姓的日子哭爹罵娘,這便是客觀現實。

老太太妄圖用這些既不能攀科技也不能暴兵暴飛船的奇觀來達成不朽,這便是人的意志,結果如何自不用多說。

就在武則天改年號加大赦玩兒的正開心的時候,北邊傳來消息:契丹反了!

對這個消息朝中的第一反應便是不相信,因為在北方雜胡當中契丹一直不算是有野心的那批。

受部落實力限制,北齊時契丹被高洋騎在臉上打。

等到了隋朝突厥崛起,夾在突厥和隋朝中間兩面受氣。

唐朝時契丹的君長看出來二鳳對頡利可汗很有想法,於是乾脆投了唐朝,受了李姓並被封契丹可汗。

自貞觀二年起至今六十八年,契丹部落唯大唐馬首是瞻,怎麼會反呢?

事情經過並不是太複雜,最開始由頭還是天災。

在老太太頻繁改號的695年到696年。

先是洛陽東邊諸州在二月天降冰雹,使得百姓憂心忡忡。

隨後江東地區在六月盛夏隕寒霜,導致糧食大幅減產。

等捱到過年,迎接老百姓的又是春荒大旱,生活如何可想而知,能指望的基本也就官方那口救濟糧了,契丹也不例外。

按理來說,能夠鎮守邊疆的大吏都要有最起碼的政治素養,不要求你民族融合平等對待了,但至少也要能夠借力打力吧?

但武周的東夷都大都護趙文翽偏不,自受武則天之命到任起,對兩個少數民族呼來喝去,以奴僕相待。

這次饑荒也不例外,任憑饑民號哭依然下了死令,不得開倉賑濟災民。

這種情況下,萬歲通天這個年號被啟用後,也記下了這個年號內發生的第一件大事:

松漠都督李盡忠聯其族兄孫萬榮起兵反周,殺趙文翽、攻陷營州,進圍檀州。

確認消息真偽後,老太太做了兩手準備。

首先是令閻知微為主使出使突厥,告訴對方可汗:和親的提議朕允了,只要一起打契丹就還是一家人。

只是稍有差池的是,突厥的可汗是想要娶武則天的女兒結親家,再不濟認老太太當乾媽也行。

沒想到閻知微送來的是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奉武則天之命去娶突厥可汗的女兒以為和親,此舉使得突厥可汗大怒:要這麼玩兒,再過一代突厥是不是也要姓武了?

於是這支使者或被囚或被殺或投降,陷於突厥內部。

外援指望不上那就只能自己上,武周平定營州之亂前前後後花了兩年打了兩仗才平定。

第一次武家子弟領數萬人出征,慘敗並全軍覆沒。

第二次由楊玄基、張九節合力領二十萬方才最終平定戰亂。

如果說薛仁貴大非川兵敗是初唐無敵的落幕,那麼營州之亂就是盛唐衰亡的前兆。

高句麗滅亡後,高句麗的國民大部分被打散遷入唐朝,其中靺鞨族部就被安置在營州。

趁著營州大亂,靺鞨首領大祚榮和乞乞仲象也再次率部東渡遼水返回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