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

 趙匡胤也覺得終於體會到了這兩宋辭賦與唐詩最大的不同。

 盛唐戍邊陳兵誇耀武功動輒滅敵國,故有邊塞詩,雄渾大氣。

 兩宋之詞中是散不盡的國仇,說不完的家恨,嘆不完的失意。

 後人嘆漢以強亡,惜武侯五丈原。

 念安史之亂,說盛唐崩塌非一夕之功。

 如今說兩宋風雲,更多的嘆息反倒是南宋配不上如嶽武穆等猛將。

 孰優孰劣,一望便知。

 辛棄疾幾乎用一輩子詮釋了壯志難酬四個字,因此他的逝世自也是充滿遺憾。

 但同時也有半分幸運,因為他不必知曉此戰之後南宋主戰主和兩派low穿地板的人格比拼。

 開禧北伐失敗之後,韓侂冑不能接受,不顧南宋當時內憂外患之局,決心再戰。

 結果這引得主和派異常不滿,在權勢上無法與韓侂冑爭鋒的情況下,主和一派深刻詮釋了什麼叫“對內猛如虎對外軟如羊”。

 辛棄疾病逝兩個月之後,史彌遠聯合皇后外戚,趁著韓侂冑上朝直接將其刺殺。

 隨後將其腦袋砍下來送給金國,並同意了金國和談的全部要求,即繳納三百萬白銀作停戰之資,再增歲幣至三十萬。

 而在隨後的嘉定議和上雙方又簽了詳細條約,包括宋金由叔侄之國變為伯侄之國,增歲幣,割讓紹興和議之後收復的全部土地。

 但議和當中的將自家宰相腦袋砍了寄過去“函首虜廷”實在是太離譜了,當朝大臣王堅秉公直言:

 “韓侂冑頭不足惜,但國體足惜!”

 更騷的是金國拿到韓侂冑腦袋之後,也跟著起鬨:

 “侘胄忠於其國,謬於其身,封為忠謬侯。”

 也就是說在金國看來韓侂冑是忠臣,誰是奸佞倒也很清楚了,噁心人有一手的。

 與辛棄疾相比,同時代的大詩人陸游就倒黴的很。

 嘉定和議之後,本就因為生活困頓身體不好的陸游憂憤成疾,撐了半年之後病逝,臨終留絕筆依舊不忘北伐: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