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辰辰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自知之明

“茶室裡是第一次,現在是第二次,事不過三!”

這話裡有很濃的威脅意味。

但事實是不會因為威脅而妥協的,所以趙讓並不會改口。

不得已,代掌教深吸了口氣,問道:

“你說的第一次是在什麼時候?”

趙讓答道:

“就是我剛從九重天的師叔祖那下來,在三個姑娘居住的院子裡的時候。”

代掌教仔細回想了一遍當時發生的事情。

對於能把整座道藏閣中的所有典籍全都銘記在腦中的人來說,回憶剛過不久的事情沒有任何壓力。

細想之後,代掌教覺得自己表現得沒有任何問題,便更加篤定趙讓是在胡說。

不過他現在已經不著急了,也不想再糾結趙讓是不是在吹牛。

哪怕是胡說,他也想趙讓給他說出些道道來,看看這個被自己師兄和師叔祖都看好的年輕人,究竟有多少靈機一動的本事。

“你穿的雖然素樸,但我一眼就看出你身上的道袍是用香雲紗製成的。”

香雲紗,號稱一兩黃金一寸紗。單單是製作工序就要三洗九煮十八曬,更不用說用料的珍稀和講究。

“不愧是趙家公子,見多識廣!”

代掌教沒有否認。

他的道袍,清一色都是用香雲紗定製的。只不過沒有染色,除了穿著的人能感覺到不同外,其他人只有像趙讓這種大世家出身的公子哥,才有能看出來的眼力。

“這樣華貴的衣衫,往好裡說,你是一個對生活的很講究,一點不馬虎的人,往懷裡說,你是一個生活奢靡的人。而你偏偏又給說自己是個讀書人,讀書人眼裡只有聖賢書,衣衫能蔽體就好,根本不會在意料子,這是我第一次對你有所懷疑。”

趙讓解釋道。

代掌教追問道:

“看來還有第二次?”

“第二次,就是那晚我前去你的屋子,你留我吃宵夜。”

代掌教反問道:

“難不成一條魚在你眼裡也算是奢華?”

趙讓搖頭說道:

“一條魚當然不是。”

“有問題的是你做魚的手法。”

“你做魚的手法太熟練了,味道也極好。而且你竟然會把活魚養在自己的院中,為的就是隨時都能吃上新鮮的。”

“這又能說明什麼?民以食為天,大家都為成仙,還不能吃點新鮮的?”

趙讓頓了頓,繼續說道:

“說明你嘴很饞,要吃好的,還要吃鮮的,一般手藝做出來的菜品,早就入不了你的口,所以才會自己花時間,踏下心來琢磨。”

驅使一個人去做一件事最大動力,永遠都是為了自己。

為了自己穿更好的衣服,所以去努力賺錢。為了自己吃更好吃的東西,所以去精研廚藝。

這兩點放在尋常人身上都不會是什麼問題,但若是放在他身上,則是最大的疑點。

因為要享受到這兩樣,想要大量的金錢!

然而代掌教不是西門大壯,沒有一個富甲天下的老爹在後面給他撐腰。

他甚至也不如趙讓,畢竟趙家早年仗著軍功傍身,也置下了不少產業,還有縱橫江湖獨一份的趙家刀作為招牌。

在白鶴子下山之前,他只是個研讀道藏的道士。掌教師弟的名頭並不能給他帶來切實的利益。

而道藏裡學來的東西,又不能去參加書院的考試。

雖然都是白紙黑字,道藏裡面卻真的沒有顏如玉、黃金屋,更沒有車馬多簇簇。

想要支撐起奢侈的愛好,他只能去用別的手段。

另闢蹊徑往往也代表著鋌而走險,畢竟富貴險中求。

說完了第二次,代掌教已經徹底沉默了。

他已經知道趙讓不是在胡說,這也不是隨機應變,而是他真的早就注意到了自己。

相比於自己的偽裝,趙讓的這份心性才更讓人害怕。

因為他的年齡!

他太年輕了。

以至於代掌教覺得他最多裝得下一碗水。

又怎麼會覺得他竟然胸藏錦繡,灌得下整個江河湖海?

“既然你早就有所察覺,你為什麼一直沒動手,反而就這麼和我虛與逶迤?”

代掌教問出了他心中最大的困惑。

這同時也是趙讓最想回避的問題。

但如今,他也不得不面對。

面對的第一步就是大大方方的說出來,趙讓顯然還沒有準備好……

靜默了大約一刻鐘的功夫,趙讓這才張嘴說道:

“雖然你掩蓋的很好,但我還是發現目前整個白鶴山上下,你的武道修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