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

趙駿並沒有召蘇渙過來,而是直接前往了祥符縣衙,一是突擊檢查一下,二是他喜歡這樣四處走走。

一路進入祥符縣衙內,蘇渙得知消息,連忙過來迎接。

“下官見過知院!”

縣衙大院內,蘇渙和另外一個三十上下的男子向他拱手行禮。

趙駿點點頭笑著說道:“公群,忽然打擾,希望沒有妨礙到你辦公才是。”

“哪裡的話。”

蘇渙笑道:“知院光臨,蓬蓽生輝啊,快,知院請進。”

趙駿就進入了內堂廳中。

他沒有坐在主位上,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

他不坐主位,蘇渙更加不敢,先向趙駿拱拱手,坐在了他對面的第二個下座上。

“這位是?”

趙駿看向站在蘇渙旁邊不敢坐的男子。

蘇渙介紹道:“這是下官親弟,名叫蘇洵,字明允。今年大考,他進京考試。”

“洵見過知院。”

蘇洵連忙向趙駿拱手行禮。

“哦?”

趙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你就是蘇洵?”

蘇渙之前來彙報公務的時候,還把蘇洵的文章拿過來給他看過,到時候趙駿誇讚了一句,沒想到這麼快見到本人了。

“正是草民。”

蘇洵又見一禮。

趙駿笑道:“坐下吧,你兄長把伱的文章給我看過,寫得很好,聽說你還洞悉到了我的策略?”

蘇洵坐到了蘇渙旁邊,聽到趙駿說起這個,紅光滿面道:“知院那一手妙計,可謂是神來之筆也,令遼國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乖乖與我們和談。”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蘇洵的吹噓,趙駿樂得合不攏嘴道:“微末之伎,登不上什麼大雅之堂。”

“非也。”

蘇洵連忙說道:“此乃堂皇大計,千古奇策,令人不可違背的陽謀,絕非什麼微末之伎。”

說著他又道:“我曾寫過文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這遼人如秦,大宋再添歲幣,正如六國賂秦,賂秦而力虧,屆時無非就是讓遼人繼續強大,再來攻打大宋!”

“知院自然洞悉了遼人之陰狠,若是如滿朝文武這般,繼續向遼事以歲幣,遼國很快就能從戰敗中恢復過來。到時候他們就一定會再來侵略我大宋,試圖挽回保州之敗威嚴盡失之過。”

“滿朝當中,唯有知院看透了這一切,且怒斥諸公,又設下此等千古奇策,令遼國知難而退,這不僅挽回了可能讓遼國威懾而喪失保州之戰大勝的局勢,也同樣讓大宋不再賄遼以令遼強宋弱,此乃利國利民之計也!”

蘇洵一番吹捧,都快把趙駿吹到天上去。

反觀趙駿心裡一邊在想我真的這麼厲害嗎?一邊又略微有些尷尬。

因為他發現一件很醜的事情。

那就是他沒有想到蘇洵這麼早就把《六國論》給寫出來了。

《六國論》是蘇洵撰寫的《權書》當中一篇。

於公元1056,48歲的蘇洵帶領兩子來到汴梁,以《權書》拜謁歐陽修,甚得讚賞。

汴梁一時紙貴,京城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文名因而大盛。

這意味著《權書》於公元1056年之前就已經寫成。

裡面包含了治道、兵法、史論、謀略等多種治國、治兵的辦法,還是相當有見底。

但如今有一個尷尬的情況就是,趙駿參加過科舉,寫的文章還是《六國論》。

現在《六國論》原作者來了,而且當他面說了出來。

李鬼遇上了李逵了屬於是。

還好當時鄉試文章是不對外公佈的,畢竟全國幾十萬人考,即便考上了每年幾千個舉人,怎麼可能都對外公佈。

所以現在還有機會化解這段尷尬。

趙駿面色不改,沉吟著說道:“善,滿朝諸公當中全都反對,唯有你一個民間士人卻如此洞悉,這說明了你的才能啊。”

“知院謬讚。”

蘇洵拱手說道:“草民也只是事後分析,遠不如知院這般察覺。”

“嗯,頗為謙遜,這是一個好官的品質啊。”

趙駿笑著扭過頭看向蘇渙道:“公群,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弟弟既然是此等良才,當初我在閬州的時候,怎麼不早些引薦呢?”

蘇渙苦笑道:“當時明允在眉州老家苦讀,離閬州太遠,卻是不能立即喚他過來。”

“無妨。”

趙駿點點頭,然後對蘇渙說道:“此次會試好好考,以你的才能,考上進士輕而易舉,大膽策論,不要有所顧慮。”

“是。”

蘇洵激動不已。

趙駿沒有給蘇洵開後門的意思。

歷史上他考不中,那是他的策論太激進了。

滿朝都是對遼國和西夏的妥協派,他一個寫《六國論》,隱射朝廷給歲幣會亡國,揚言要取消歲幣的激進份子,怎麼可能允許他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