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 滅了越李朝

“這伱就不懂了。”

趙駿笑道:“我這叫有好事大家一起分享,將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范仲淹一點就透,恍然大悟道:“你是想利用他們幫你在西域推廣這種棉花,等將來推廣成功,且成熟之後,你就滅了西夏,收復西域,納為己有?”

“說話別這麼難聽嘛。”

趙駿正色道:“我再重申一次啊,西域、東北、青藏高原、臺灣,自古以來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我收回我們漢人自己的土地,有什麼錯。而且党項族後世本就是我國自古以來的五十六個中華大家庭一員,我是在讓他們認祖歸宗。”

“啊對對對,還有契丹人、大理人、吐蕃人。將來是不是高麗人、日本人,也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大家庭一員啊?”

范仲淹調笑了一句。

“他們要是想來,我歡迎嘛,東亞是一個儒家文化的整體圈,咱們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一起組建一個兄友弟恭、和和睦睦的大家庭,豈不美哉?”

趙駿雙手一攤,把吞併日本、高麗的話說的冠冕堂皇,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

事實上確實沒什麼問題。

因為這個時代本來就不是後世一個國際秩序已經確定的時代,至少這個時代的大宋即便收復了涿州,也不過三百萬平方公里,連後世的三分之一都沒有到達。

元朝全盛時期還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呢。

趁著這個時期的秩序還未確定,疆域面積依舊處於誰征服,誰佔有的時代。

趙駿先下手為強,利用大宋積累起來的先發優勢,滅遼國破西夏,奪大理取西域,再將東北、蒙古草原、高麗、日本乃至越南納入大宋的版圖當中,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是目前大宋也只是有擊敗遼國,吞併西夏的國力,而沒有消滅遼國吞併遼國的國力。所以還需要發展一段時間,變得更強才行。

“你之前說長遠計劃還沒說完呢。”

范仲淹看著桌上的剩飯剩菜,又扭頭看了眼窗外,現在依舊是午休時間,天氣還冷,可汴梁城中的春柳已經在風中搖曳。

“搞定土地兼併還只是第一步,為的是將來蒸汽機量產以後,可以全國鋪設鐵軌,發展火車。”

趙駿說道:“除此之外就是保證農業耕地的基本紅線,不能讓個人擁有太多的土地形成地主階級,他們就算是變成資產階級在這個時期都算是對國家有利的,地主階級就太毒瘤了,印度就是沒把地主階級剷除乾淨造成後世那個局面。”

“嗯,然後呢?”

“第二步當然是等橡膠、金雞納霜過來之後,就正式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橡膠用於蒸汽機量產,工廠大量建設,開發嶺南、臺灣、海南等地,加強出口貿易。”

“這步子邁這麼大?”

范仲淹驚訝道。

前一腳還只是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後一腳就直接工業革命了?

“這只是大戰略。”

趙駿搖搖頭道:“而戰術執行層面,光一個土地兼併,朝廷就不知道要用多少政策,用多少錢和人力才能解決。”

“這倒也是。”

范仲淹點點頭。

“第一步的整體規劃的話,我認為有三個方向,一是處理土地兼併,二是全國大基建,三是為將來做準備。”

趙駿說道:“這第一個方向我已經跟你說了,第二個也聊了,那第三個的話,我就明說了。”

他看著老範,輕輕地敲擊桌面道:“我們必須把越南拿下來。”

“越南?”

“不錯,至少要把河內平原搞定。”

“理由是什麼?”

范仲淹不解。

越南屢次侵犯大宋邊境,大宋一直沒處理,不是沒有這個國力,而是實在是天高皇帝遠。

廣西地區土司眾多,宋代一直採取羈縻統治,少有的權力架構也只處於縣城或者州府,比如邕州,也就是後世南寧市,為大宋的知州府衙。

但出了邕州城,知州的命令就會弱化許多,只能管到城池周邊的漢人,山裡的少數民族名義上服從,可聽多少就不一定了。

而且那邊山多林密,出兵的成本可攻打遼國和西夏還要高,歷史上宋仁宗遇到儂智高叛亂,在狄青出馬之前,儂智高就屢戰屢勝,宋軍山地作戰、後勤補給、戰術打法都是問題。

就算狄青出馬,也是帶了二十萬大軍,花費了上百萬貫,才把這貨平定。可見西南並不是人多人少就能解決,而是單純的地形、疾病等等因素困擾。

如果想要把西南搞定的話,前提條件可能是需要金雞納霜。可金雞納樹又需要在東南亞熱帶雨林種植,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糧食、金雞納樹、橡膠!”

趙駿坦言道:“很多疾病都是由蚊子吸血傳播,特別是瘧疾。但南方蚊子太多了,根本清除不了,只能依靠金雞納霜。這玩意兒和橡膠一樣,長在熱帶雨林,需要在雲南、臺灣、海南、東南亞地區種植,我們必須提前準備好讓它們生存的土壤。”

“但攻打西南的話,可不比攻打遼國和西夏,打遼國西夏我有信心取勝,打西南敵人可能就不是越南,而是各種疾病了。”

范仲淹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