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

縱橫交錯的街道來來往往,一列列招牌在風中搖曳,由於天氣回暖,溫度升高,販夫走卒們擦著汗水從街上走過。

“香料勒,香料勒,西域來的香料哦,物美價廉。”

“來哦,剛出鍋的餛飩,好吃勒。”

“走一走看一看啊,上好的杭州絲緞,一匹只要兩貫錢,只要兩貫錢啊!”

各種叫賣的聲音,各種香臭的味道,各色模樣的人群猶如魚群隨著河流湧入了大海,充滿了激盪。

內城小紙坊街口,幾名士子正在旁邊的狀元樓吃飯。

他們是汴梁書院的學生。

從景佑四年開始,朝廷就在汴梁興辦學校,取名為汴梁書院。

區別於太學,這裡除了教儒學以外,還教理科。

招收的學生不看家庭條件,唯獨看學習能力、人品道德以及是否能吃苦耐勞。

簡單來說,這所學校就是大宋剛進行理科教育的試點學校,也是除了趙駿最開始教的那批學生以外,第一批接觸理科的孩子。

當年趙駿從後世帶來的《物理有趣小實驗》《化學基礎反應》《小學數學》等課外書,也成為了這裡的教科書。

九年過去,這裡不少學生都已經順利畢業,並且參加了去年的科舉。

今年二月春闈,由於朝廷在今年正式把數理化納入到科舉當中,汴梁書院就成為了最大受益者,二百多名進士,有一百二十多人出自汴梁書院。

一時間汴梁書院名動京師,讓這個原本只存在於傳說當中,基本沒什麼名氣的學校,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此刻狀元樓內,幾人互相敬酒。

“諸位,這次春闈高中,一雪前恥,再也無人敢說我們學的科學無用了。”

“是啊,多年努力,也算是有了回報。”

“考中進士之後,就要被選官磨勘。王兄、李兄、張兄,你們以後是什麼打算?”

“我想入科學院,你們呢?”

“王兄你也是?”

“巧了,我也是。”

“校長說過,科學才是未來之道,當官有什麼好?科學院的院士在外行走,誰不尊敬?”

“額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想當官?”

幾個一起中進士的同學互相說著,大部分人居然都想進科學院搞科研,這也算是一件奇事。

不過目前科學院的門檻確實很高,除了必須要有專業的素養之外,還要有學術水平和進士出身。除非前兩者能力過硬,朝廷賜同進士出身,否則很難進去。

沒辦法,現在科學院還是跟官員品級掛鉤,可以理解為科學院並非是一個科研機構,而是朝廷下面的一個研究科學的官邸。

裡面的高級專家教授都是正五品往上走,科學院院長更是正三品。

雖然現在科學院院長由趙禎掛名,平日裡由賈憲、萬直臣、燕肅三位副院長主持工作,但隨著朝廷重視科學,他們的地位可比普通尚書侍郎高,待遇也更豐厚。

“賣報咯,賣報咯。朝廷又有新政了,快看看,這次又是大改革,關乎我們每一個老百姓哦。”

就在這個時候,賣報的報童揮舞著手中的報紙走了進來。

有人連忙說道:“快來一張。”

“我這邊也要。”

“小哥,給我這邊來兩張。”

“好嘞。”

報童來來回回地賣報,很快兜裡的報紙就少了十多份。

“朝廷要全面建設科學學校了,各州縣都要有小學和初中,路有一所高中。”

“太好了,咱們的科學之道就又有不知道多少學子踏入其中了。”

“我改變主意了,我要去教育部。”

“劉兄怎麼想去教育部了?”

“現在全國各地都要興辦科學學校,教學方面肯定缺人,我想去參加。”

“劉兄要去做先生?這不知道待遇是否豐厚啊。”

“額那確實是需要問一問。”

那名有志進入教育界的劉姓進士也猶豫起來。

他貧困出身,但自幼好學,苦讀九年才一朝中進士。

雖然他自知沒有背景,無人提攜,進官場肯定是寸步難行,不如另闢蹊徑,找一條更好的路子。

比如去教育部,將來下放到地方教育局,或者去哪所高中當校長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可也擔心朝廷待遇不好,有沒有像當官這樣,不僅分房還發高額薪水。

不過片刻後他就篤定道:“朝廷現在對科學如此重視,肯定不會苛待教育人士,我進士出身投身教育,想必直接就是校長起步,待遇不會太差的。”

“那就祝劉兄桃李滿天下了。”

眾人都紛紛給予祝福。

事實上沒過多久,教育部就發了新通知。

對於新晉進士有願意前往各路的,確實都是各地小學初中副校長起步,都是從七品級別,與當地縣丞級別相當。

而一路高中的校長就不是新晉進士,而是從科學院選拔的一批博士,級別為正五品。

在眼下這個科學剛剛啟蒙的時候,教新學的小學初中校長,文憑至少得是科舉同進士,老師也得是舉人,就可以知道朝廷對於教育的看重。

此刻酒樓當中。

除了幾個新進進士以外,酒樓裡多有商人,他們其實也很關心朝廷政策,紛紛購買報紙看起來。

鄰桌就有一桌,剛好汴梁做紙的馬家正在宴請做糧油生意的孟家,馬家老大今年三十來歲,與孟家老大差不多年紀,正是接手家族生意的時候。

孟老大看到報紙上說朝廷開放鋼鐵、水泥、紡織等產業,頓時激動道:“馬兄,朝廷終於允許咱們經營鋼鐵和水泥了。”

馬老大納悶道:“孟兄,以你們家和知院的關係,這事你還是看報紙才知道?”

汴梁商圈很多人都清楚,孟家原來不過是個中等糧商家庭,後來就是抱上了知院大腿,入股了國營商行,這才一朝發跡,擠進了最上層圈子。

孟老大搖搖頭道:“知院素來剛正,我二叔也不是善於鑽營的人,只知道朝廷只要讓我們出力,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幫上忙,這才能得到朝廷青睞,怎麼可能會被提前給內部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