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

耶律宗真的皇帝衛隊也慢慢停了下來,等待著後方越來越近的斥候。

“報!”

斥候大聲喊著,近乎嘶啞了喉嚨。

到了近前,甚至來不及翻身下馬,而是一邊翻身,一邊說道:“陛下,宋人全軍出擊,與我軍在後方死戰。”

他說完的同時,才單膝跪地,就可以知道軍情有多麼緊急。

“全軍出擊?”

剎那間耶律宗真就覺得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他萬萬沒想到范仲淹竟有如此魄力。

要知道遼軍確實在撤退的途中,並沒有排列出陣勢。

但你范仲淹難道在追擊的過程當中能排列出陣勢嗎?

在奔跑的戰馬上別說列陣,就算是開槍射擊都難。

所以按照遼人智囊團隊的構思來看,宋軍這樣不列陣勢,直接追擊,無異於放棄自身長處,選擇自身短處與遼軍交戰。

范仲淹怎麼敢的?

“陛下,宋人大舉進軍,我們必須馬上回防啊。”

蕭英連忙說道。

“是了,必須立即回去。”

蕭孝友亦是做出決斷。

“傳令,即刻回去與宋人決一死戰!”

耶律宗真也不再猶豫。

因為也沒什麼好猶豫的,如果他不管後面的軍隊的話,那這不就直接損失了小半兵力?

所以此時既然宋軍願意放棄自己的長處而選擇與他們硬剛,又何必懼怕呢?

想到這裡,耶律宗真又立即下令道:“立即傳令,讓周邊所有軍隊馬上趕來馳援,此戰既是決戰,聽到沒有!”

“是!”

周圍傳令兵立刻應下,隨後四散而去。

從析津、玉河、宛平等地撤出來約二十萬軍隊,除此之外,在周邊其餘州、縣、城池還有大量後方來的遼軍。

這些部隊都分散在各處,此時宋軍既然全軍出擊,那麼遼軍也是時候與宋軍展開殊死一戰了。

很快遼軍命令向四周擴散,大隊遼軍開始勒轉馬頭,往南向著戰場奔去。

此刻戰場上亂作一團。

如果從高空俯瞰,就會看到析津以北,東西十多公里,南北十多公里,四處都有糾纏的遼宋軍隊。

宋人打法千奇百怪,有的化整為零,一個軍隊五千人,乾脆再細分各營,各自為戰。

有的縱馬馳騁,到了近前,迅速排列出陣勢,開始對著遼軍放槍射擊。

還有的甚至乾脆棄槍近戰,與遼軍慘烈廝殺在一起。

硝煙瀰漫,炮火四溢。

宋軍不止有騎兵,還有很多步卒,甚至很多步卒都是下馬步戰,因為步戰比馬戰更方便。

“殺啊,殺南狗!”

“不用怕,用盾護在胸前,到近前我們就贏了。”

“開槍開槍!”

“砰砰砰砰砰砰!”

煙霧繚繞,一名名遼軍士兵倒下,戰馬四處亂跑。

其實現在的遼軍也早就想好了對策。

他們自己不缺乏火炮,所以常常對戰馬進行脫敏訓練,如今戰馬已經不再懼怕火炮和火槍巨響。

但卻怕疼。

子彈濺射,打入體內,第一時間不會讓戰馬倒下,而是讓它們吃痛驚懼,本能向後方逃跑。

所以很多時候遼軍都不是被子彈射死,而是被自己的戰馬帶離戰場。

可宋軍這樣亂戰打法的弊端也很快體現,戰場上本來就亂,單發射擊的槍械很難形成密集火力網,遼人一旦從側面突襲,就會陷入被動。

因此除了一些腦子快,反應靈活的宋軍,在射擊完一輪後,會第一時間上馬拉開距離,打游擊戰以外,很多能力並不怎麼出眾的宋軍將領,很容易打著打著,就會與遼軍短兵相接。

這也是為什麼范仲淹會說這一戰全要依賴於宋軍這些將領們的指揮。

指揮得好,可以把遼軍當風箏溜。

指揮得不好,沒有及時做出正確戰術,就會被遼軍靠近,被迫跟遼軍貼身肉搏。

一時間雖然宋軍突襲打了遼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在一片混亂當中,遼軍還是慢慢穩住了情況,即便不敵宋軍,也沒有立即出現大規模潰敗。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整個析津以北都亂成一鍋粥。宋軍還有中下級將領各自指揮,遼人的指揮系統卻已經完全失效,也差不多是各自為戰,如果沒有援軍的話,敗亡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