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七百一十五章 出事了

  首發&:塔>-讀小說

  一年花費不過兩三千塊(學生教材教具、老師工資等。)

  別覺得高了,南華的教師年收入在六百塊左右,聽起來多,但是教師最起碼都經過了中學教育,還有職業技能考核。

  中學教育,雖然稱不上高級知識分子吧,但是去工廠熬幾年,打磨技術,考個技術工程師還是不難的。

  技術工程師工資就八百往上,還不算補貼。

  要是收入太低,就算一時的熱血讓人進入了教師這個行業,又能堅持多久呢?

  人,是要吃飯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古人都知道的道理,劉一鳴不能做流氓學資本家那套呀。

  政府的人算了算,如此簡陋的小學,沒有給學生什麼福利,一年的維持費用都這麼高,財政擠一擠,擠出個幾千萬,也就能做一萬所。

  聽起來是真多,但是一萬所,對華夏上億名兒童來說,杯水車薪。

  至於其他方法,例如降低工資或先做某些地區的,劉一鳴都制止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工資能因為地區差異有所改動,但是不能離譜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於是,義務教育的提議就這麼擱置了下來。

  畢竟不是一攬子買賣,像造軍艦,擠一擠擠出來了就不用管了,剩下的是海軍的事兒,學校是要每年撥款的。

  直到歐戰進行一週年,恰好是年底結算,許輝把各個部門的人都抓了過來,彙總了一年以來的經濟情況,然後大方的同意了義務教育政策。

  一九一五財年,帝國政府關稅收入八點六億元,個人稅和企業稅十二點五億元,總計二十一點一億元,翻了三倍,遠超美國。

  企業稅中,70%來自國有大型企業,也就是槍炮鋼鐵造船化工什麼的,個人稅數量並不多,只有兩千多萬。

  一九一五財年總支出八億元,盈餘十三點一億,盈餘比美國財政收入都高。

  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個數字,不過這是因為劉一鳴提前囤積了大量物資,並且在戰前拉高了價格。

  像橡膠,因為“戰爭”原因,橡膠期貨已經炒到了五千英鎊每噸,而現貨還能上浮兩層,達到六千英鎊,也就是三萬美元。

  因為全世界只有東南亞生產橡膠,除了英屬馬來亞部分有一點點產量外,其他的產出都在南華境內。

  還有石油,雖然英國在波斯蘇萊曼地區發現了石油並進行開採,並且建立了長二百一十公里,從蘇萊曼至阿巴丹港煉油廠的輸油管道。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但是目前蘇萊曼油田日產量在八千噸多一些,甚至不能滿足英國的需求,自己用都不夠,還說什麼出口?

  (英國在一九一一年左右就開始只製造使用燃油作為燃料的軍艦,並對原有的軍艦鍋爐進行改造,英國有兩百多萬噸位的軍艦。)

  所以,目前英法的軍艦,汽車,都得用阿拉伯的石油,華夏有直接通到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就在海法港。

  為什麼提這個?因為美國也有石油,墨西哥灣內,有巨量的石油產出。

  石油這東西,最大的成本是運輸成本,跨過大西洋和管道直接通地中海,誰的成本低,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