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二十六章 這只是個誤會!


  十一月十六日,華夏帝國第十六師佔領安曼。

  十八日,第五軍指揮部轉移到安曼,同日華夏帝國打通了海路。

  十九日,第十六師繼續向北追擊,同日下午先頭部隊開始攻擊伊爾比德,這個距離大馬士革不足一百公里的城市。

  在這裡,第十六師第一次遇到了奧斯曼帝國第四集團軍的頑強抵抗,第十六師先頭部隊因為輕敵損失慘重。

  二十日,第十六師炮兵團的重型火炮抵達後,開始攻擊伊爾比德外圍陣地,在152毫米榴彈炮的攻擊下,一個又一個奧斯曼帝國野戰陣地被點掉。

  二十日下午,雙方進行了短暫的炮戰,奧斯曼人因為缺乏大口徑野戰炮,不得不用150毫米榴彈炮進行炮戰。

  因為榴彈炮射程較近,奧斯曼人在炮戰中處於下風,吃虧之後主動撤離了炮兵部隊。

  華夏帝國以兩門152榴彈炮損毀,一門76步兵炮被炸成零件,奧斯曼帝國一門150毫米榴彈炮、三門75毫米野戰炮也被炸成零件。

  按戰役來看,奧斯曼帝國炮戰時佔據一點優勢,因為他們打了華夏第十六師炮兵團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整體上看,華夏帝國一個師裝備大小火炮上百門,其中76毫米以上有七十多門,152榴彈炮也有24門。

  這個數量同等於奧斯曼人一個軍,在重炮方面還要超過奧斯曼人一個軍所擁有的重炮數量。

  奧斯曼帝國正常編制一個軍只有72門火炮,其中師屬火炮16門,編制為四個四門制炮兵連,主要是75毫米克虜伯野戰炮。

  軍屬火炮兩個營,一個山地炮兵營,一般也裝備75毫米火炮,用作加強師級火力,一個重炮營,裝備105野戰炮、120榴彈炮,或者150榴彈炮。

  其中105野戰炮的數量只有36門,是進口的斯柯達兵工廠的重型野戰炮,主要佈置在歐洲方向和伊斯坦布爾,方便獲得補給。其他的則是德只克虜伯重炮。

  華夏帝國被毀兩門152榴彈炮,後面直接就能補充上來,而奧斯曼帝國損失了150毫米榴彈炮後,只能看德國會不會給支援。

  德國此時忙著凡爾登和索姆河兩場戰役,在東線還要警惕俄國人會不會抽瘋繼續進攻,重炮根本抽不出來,奧匈帝國也陷入兩線作戰,意大利方向火炮奇缺,自己也不夠用。

  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損失就損失了,得不到補充。

  二十四日,奧斯曼帝國守軍退入伊爾比德,準備和華夏人打巷戰。

  第十六師毫不猶豫的發起了戰役,這是一場給華夏陸軍留下深刻印象的戰役……

  …………

  “大使先生,聽陸軍大臣說,英軍和我軍在西奈半島出現了些許不愉快。”

  “我軍在前線趕走了奧斯曼人,軍隊正在高歌猛進的向奧斯曼帝國腹地發起進攻。”

  “這時候,英軍卻趁機佔領了阿里什地區,陸軍大臣詢問我,是不是外交部隱瞞了盟友的信息,你讓我很難做呀!”

  林安民面色不渝的看著西里爾,西里爾正在喝咖啡的手頓時一頓,停了下來。

  “大臣閣下,西奈半島屬於埃及,阿里什地區坐在西奈半島的一部分,理應由英軍佔領,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