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三十七章 君主立憲俄國

  “先生們,要取得勝利,我們只有一個辦法,推翻沙皇的統治……”

  弗拉基米爾是強硬派,主張不對沙皇妥協。

  其強硬不僅僅體現在這裡,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開展不久,他就提出了帝國主義革命的想法。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在國際交流會議上,他提出各自國家的革命派應該趁機發動革命,奪取權利,停止戰爭。

  說實話,因為這個提議,本來大受歡迎的他被許多不那麼堅定的派系所抵制。

  人生來就是具有侷限性的,只有極少數人能一定程度上擺脫這種侷限性,他就是如此。

  但是,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想法,進而給他貫上賣國者、瘋子的名號。

  其實如果不是他的主張,後世直接就不會有兩大陣營對抗,不會有世界革命,不會有世界範圍內的無產者收入提升,所謂中產階級也不會出現。

  只有上流社會,和不那麼上流的社會,以及底層人物。

  不多說了。

  “弗拉基米爾,即便是祖國在哭泣,你也沒有絲毫的反應嗎?鄂木斯克已經沒了,華夏人正在向葉卡捷琳堡行軍,繼續戰鬥下去,華夏人就要翻過烏拉爾山了!”

  “尼古拉二世是對的,黃禍確實存在,而且已經發生,我們現在要阻止他們,而不是自相殘殺。”

  “立即回應陛下,我們需要團結起來,抵制黃禍,不能讓他們繼續前進下去了!”

  “對,沒錯……”

  可惜,弗拉基米爾及其所代表的派系,在臨時政府中是少數派。

  即便他的倡議得到了士兵、工人、農夫們的擁護,也是一樣。

  因為臨時政府是資產階級性質的,能來參加會議的都是“上流”人士。

  在之前,弗拉基米爾還能因為得到大多數人口、士兵的支持而影響政府的話,現在已經不行了。

  隨著華夏帝國前進,戰況也傳到了歐洲。

  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哈巴羅夫斯克、薩哈林島等接連被華夏帝國佔領。

  俄羅斯帝國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只剩下了西西伯利亞地區的葉卡捷琳堡、車里雅賓斯克和秋明,遠東的符拉迪沃斯託克。

  除此之外,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理論上已經被華夏帝國攻佔。

  這些地區也許還有大量的城鎮控制在俄國人手裡,也許還有成建制的俄軍遊蕩,但是沒用了。

  鐵路沿線城市被佔領,鐵路被控制,重要的水路被切斷,實際上已經將其分割了出去。

  失去補給的城鎮和俄軍也許能活下去,畢竟西伯利亞物產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沒有道路,絕對不可能壯大。

  至於通過公路運輸?別鬧了,不說這麼遠的距離,光西伯利亞的道路條件,就不支持這個選項。

  可以說,俄羅斯帝國在幾個月內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國土……至於人口和工業損失倒是不大。

  但是,對於心中有俄國概念的底層民眾和士兵來說,這已經足夠觸目驚心了。

  亡國的威脅迫在眉睫,想到同樣亡國的猶太人的下場,許多俄國人希望向華夏帝國開戰,並消滅他。

  俄國中下層普通特別是中老年人,對於華夏帝國的崛起還沒能適應,印象中依舊是那個被俄國嚇一嚇就割地賠款的華夏。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弗拉基米爾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